文/贾文礼
象棋是中国老百姓的传统娱乐项目。茶余饭后,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下棋的小摊点。本人因稍懂一点,便也喜欢驻足旁观凑个热闹。
下棋的摊点一般处在人流量稍多的地方,一般以个体商户、饭馆门前为多,当然小的修车点、报厅等处偶尔也有。我在琢磨,这些个体经营摊点为什么会时兴这种娱乐项目。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主人本身就喜好;二是为消费者增加一份额外的享受;三则旺旺人气,增添一份市场机遇。
有了这棋摊,真可谓门庭若市,尤其是在晚饭过后。南来的,北往的,穿梭人流中,总会有人鬼使神差般地驻足观看。围观者最多的时候,晚来者只能从人与人之间的夹缝中看上一棋半子,可是好棋的人就喜欢观看。越是看不着,他越是要观看,哪怕从外围转着圈也要观看一番。若是盛夏,人们更愿意借这个棋摊争闲打趣地消消暑。
在下棋的过程中,围观者一般会自然而然形成两个方阵,大多数有两下子的人都喜欢义务为“弱者”当军师,当然如果被扶持者不善纳谏,军师自然会善意地训斥一番,然后拂手离去,或是调头加入对方的军师阵营。从这一点,可以领悟出人生的一些哲理,有的人乐善好施,甘于扶持弱者;有的人个性刚烈,喜欢从始而终;有的人则聪明过人,但立场不坚定随时会调戈转头。
虽说“观棋不语真君子”,但在我到过的棋摊似乎还从来没有见到过。更有意思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观棋的人要比下棋的人急,尤其是在棋局的交锋阶段,参谋之声不绝于耳,有的人甚至还要上手替人家走棋,那速度真叫快,当然这样的场面十有八九是有一定技艺的“高手”所为。当然身为执棋者,必须具备基本的技艺,方可自告奋勇,公开打擂。有人是谦逊诚恳的,在战过几个回合后,会主动承认差距并向对方表示敬佩和学习;而有的人则不然,仅凭不服输的信念死战几把,但其结果是败而不得他人同情。
对于下棋而言,我总是持赞成的态度,因为棋的开局双方实力均等,公平!而且,下棋过程中可以谋篇布局,锻炼人的思维,开发人的智力,对我们大有益处。同时,下棋也可以磨练人们的性格,培养人为人处世的深沉与豁达。此外,下棋更能促进人们之间的友谊,既是陌路相逢、互不认识,但仅就一步棋足以达成共识,赢得敬佩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