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橡皮员工”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状态属于“亚健康”,已经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危险边缘。他们也想找回曾经的激情、期待和奋斗,但苦于找不到出路。
积极参加培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职场“橡皮人”开始参加培训班来提高充实自己。
工作才两年的乔小姐,发现自己出现“橡皮化”趋势后,参加了英语口语班。
“并不是为什么而学,就是想找回这种学习拼搏的状态。现在学了两个月,心情渐渐恢复了平静,工作状态也好了许多。”
一家企业的部门经理王先生,则报名参加了职业经理人培训,给自己充电,虽然目前上升空间有限,但参加培训,不管对工作还是生活,都有帮助,“关键真正让自己动起来”。
调整管理岗位防止“橡皮化”
针对职场“橡皮人”,不少企业也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建立一系列良性制度。
郑州某设备公司目前对管理层进行轮岗,比如将两个相近部门的主管对调,工作性质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人员有了变化,这样管理层也可以防止“橡皮化”,新的员工激发他的潜力,提高领导水平。员工也对新领导产生“敬畏感”,认真工作,从而避免“橡皮化”。
还有的公司,通过对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的调整,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或者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使员工有归属感、认同感。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为职工举行职业生涯规划讲座,重新审视自我,调整状态,重新激发他们的工作欲望。定期举行职工联谊活动,领导和职工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建立一种人性化的软环境,舒缓员工的心理郁结。
“橡皮人”自身也要有所调整
专业人士指出,职场“橡皮人”其实就是一种工作状态,走出来依然“海阔天空”。
一是受到职场挫折后,情绪会有所波动,但要学会调整心态,走出“灰色心态”;二是重新认识自己,适时把握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增强自信心,注重挖掘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三是确定不能坚持或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寻找新的方向和位置。
你需要一个爱人或一些好友,让你工作的感觉复苏,一些用心去赴的约会,或一个略带放肆和刺激的电子派对。
尝试重新让自己对上司产生“畏惧”,在乎和重视他下达的每一项任务。
每天对自己说“我有一个目标”。尽可能地保持定期制订工作计划,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尽量完成。
尝试多结识新朋友或与不曾深入交往的同事换一种交流方式,让沟通显得不一样。
给自己一段假期,然后告诉自己,蜜月刚刚开始,真正的好生活才拉开序幕。 (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