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28日晚迎来诺丁山狂欢节。不同于往年,大批警力今年驻守街头,严防本月上旬持续数日的街头暴力重演。
尽管安保承受压力,狂欢节气氛未受过多搅扰,轻松依旧。一些伦敦市民和外国游客认为,狂欢节是提振伦敦人精神、修复伦敦城市形象的契机。
诺丁山狂欢节起源于1964年,由当时聚居在诺丁山地区的特立尼达移民发起。这一当年只有几支钢鼓乐队参加的节日如今演变成规模宏大的多元文化节。在世界各地狂欢节中,诺丁山狂欢节的规模仅次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去年吸引游客和参与者150万人。
为期两天的狂欢节28日拉开帷幕,孩子们成为当天主角。“儿童日”活动中,他们在脸上涂满油彩,披戴艳丽戏服和各色假发,或挥舞旗帜,或吹起口哨,乘坐花车沿街行进。
一些孩子玩起钢鼓,雷盖音乐和桑巴舞曲透过扩音喇叭响彻街头。参与者们一边品尝烤鸡、咖喱羊肉等特色小吃,一边观看花车游行。
路透社评论,作为伦敦在街头暴力平息后举行的最大型活动,今年的诺丁山狂欢节意义非同寻常。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暴力事件,伦敦警方格外重视今年狂欢节的安全保卫。
按伦敦警方公布的数字,两天狂欢节期间,警方28日调派总计5500名警察在狂欢节举行地诺丁山区街面执勤,29日将警力增至6500人。路透社报道,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警力部署每天增加500人。
另外,4000名额外警力在诺丁山区以外的伦敦街头戒备。
艾哈迈德·赛义德在伦敦经营一家咖啡店,兼卖些巴勒斯坦特色食品。他说,与其他同行不同,自己在狂欢节期间坚持开店,以实际行动表达对这座城市的支持。
“我们仍然开张,不会有任何麻烦。这种感觉发自内心,”赛义德说,“这是美好的一天,每个人脸上挂着微笑。即便出现万一,我们也会得到警方大力帮助。”
并非所有人都像赛义德一样乐观。
路易莎·戴维斯现年82岁,是诺丁山区的老住户,1965年起每逢狂欢节必到。她告诉记者,今年的狂欢节令她有些忐忑。
“今天只是‘儿童日’,所以一切安好,”戴维斯说,“但明天是成年人的节日,所以可能会有麻烦。”
戴维斯的担心不无道理。伦敦警方承认,今年安保形势严峻。就往年经验看,这一全球第二大规模的狂欢节原本就是各类暴力事件的“集散场合”,枪击、抢劫、盗窃、斗殴、毒品交易等违法事件时有发生,月初的街头骚乱事件可能为今年狂欢节再添安全风险。
哈姆扎·萨瓦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正在伦敦与丈夫度假,恰巧赶上狂欢节。她承认,街头骚乱事件令自己一度动摇参加狂欢节的念头。
“但我们这里的朋友说,不会有事,一切会变好,”萨瓦斯说,“伦敦举行狂欢节意义重大,因为它能为人们带去欢乐,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