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把我调到象山矿井,让我干啥都行!再说,象山交通便捷,环境好,文化气息浓,职工素质高,发展潜力大,谁不愿意去呢?”这是韩城矿业公司某矿一位普通干部说出的心里话。
事实的确如此。走进象山矿井,你一定会被眼前的景像所惊叹!15000多平方米的大花园,办公楼、综合楼、调度楼、选煤楼以及车间厂房,清一色的乳白色装饰,职工统一服装、行为规范,显示出了矿井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矿井的管理层次和水平。
好班子带出硬队伍
2008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为了统一班子成员的思想,矿党委坚持每月两次组织中心组学习,特别是2009年,矿党委利用10天时间,组织中心组成员和部分科队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从而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为矿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矿经营集团领导带头转变作风,遵守矿规矿纪,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坚持跟班、带班、值班制度,月均入井都在5次以上,月月完成抓“三违”指标。在井下遇到困难时,矿领导带头下井,深入现场解决问题。2011年3月,在矿井升级改造运输系统对接的关键时期,13名矿领导一个多月吃住在矿井,战斗在井下,指挥在现场,与职工同上同下。
抓职工敬业爱岗教育。每年,矿党委都要组织“敬业爱岗”主题教育活动,矿领导和政工部门人员组成宣讲团,深入区队班前会,开展主题宣讲,剖析矿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宣讲集团公司、矿业公司以及矿井的形势和任务。
科技夯实发展根基
近几年,该矿先后投入了三套综采和六套综掘设备,建成了四套瓦斯抽放系统、猴车乘人系统和运输信集闭系统等重大工程30多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40多项。完善了调度指挥、安全监测、瓦斯监测网络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了矿井的科技含量,夯实了企业发展根基。在2008年至2011年的职工技术比武活动中,全矿共获得了18金、16银和17铜的全公司最好成绩。三年来,矿井先后完成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6项,完成各类技术革新成果12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380多万元。
安全为生产护航
安全是煤矿的“天字号”工程。象山矿井创新安全管理,推行“三五四”安全管理法。即“三”就是“三级预防”,采掘工作面开口前超前防范;工作现场超前预知预防;作业过程预防。“五”就是五步安全确认。班前、入井前、开工前、班中和班后,进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四”就是“闭环式四级隐患排查治理”。即班组、区队、科室、矿井四级隐患排查,每班开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区队每周、科室每旬、矿井每月进行一次隐患排查。实行“2+5”关“三违”管理工作法,即“交两金,过五关”,交“三违”罚款和不再违章保证金,过“井口亮相关”,“学习培训关”,“三网帮教关”,“亲身体会关”和“现身说教关”。
构建和谐矿井
象山矿井把文化引领,文化兴企,文化治企摆在了突出位置,把安全文化、管理文化、学习文化、廉洁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2008年以来,先后编印了14套企业文化建设系列丛书,2011年编写完成了采、掘、机、运、通操作岗位程序化作业标准专业书籍,借助准军事化管理的推进,建立了6S管理、文明用语、文明公约、形象标准和职工日常行为规范等行为体系。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投入600多万元,建起了15000多平方米的大花园,铺修水泥路面4000多米,建成了18米高200米长的煤场抑尘防护网工程,推广了工业循环水处理使用技术,实现了工业用水“零排放”目标。
几年来,矿上拿出150多万元用于困难职工救助,为190名工伤职工和无劳动能力的困难户落实了低保政策。对“两堂一舍”进行了维修完善,为职工配备了生活必需品。全矿70户职工住进了新房,700多名职工分到了房子。
(段孝文 赵毅华 丁运华 费西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