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每次不透明操作都会伤害公信

2023年09月02日

近来,两则新闻引发质疑,一是宜都市某镇25岁美女干部牟阳被提名为镇长。宜都称牟阳属于破格提拔,符合程序规定;另一个是杨振宁的妻子翁帆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清华表示翁帆通过了严格考核,并无特殊照顾。

两个有着不同故事的人物,却同成为公众质疑的对象。牟阳也好,翁帆也罢,这多多少少是她们未曾料想的。但,对整个社会而言,出乎二人意料的舆论猜疑,却可以说是规则失范的某种结果。

幸而,宜都和清华大学,都在短时间内予以回应。及时回应,对厘清真相实属必要。某种程度上,相较于“暗箱操作”、“特殊照顾”等灰色元素,对社会公平和公众情感的伤害,误伤无辜同样是一种不公,同样会对当事者乃至整个社会构成伤害,这是回应质疑与厘清真相的基本指向。如果说,积极回应是当事部门被动而做的有用功,那么,对问题的梳理审视,则是留给社会完成的必修课。真相需要解构,方才有反思余地。

公众纠结于牟阳,是因为“25岁”、“美女干部”、“飞速提拔”等暧昧词汇叠加到一起;而对于翁帆的猜忌,无非是翁帆背后站立的是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身影。而之于当下社会,所有这些元素,又与铺设特殊晋升通道之条件相契合,这构成了人们肆意遐想的前提。而当那捂得严严实实的盖子,不留公众以任何窥视真相的窗口时,捕风捉影的猜疑自然会无所顾忌地迸发。

问题是,惯性思维一旦养成,在社会大规则更新之前,便不那么容易扭转。因为,公信的重塑,一贯是渐进缓慢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有谁可以在破损的规则面前无动于衷。大规则是社会定的,具体操作却靠自己,扭转不了社会规则,却可以从自身点滴做起。具体而言,就是让每一细节、每一操作接受阳光沐浴,应该说这并不难。这个意义上,牟阳或翁帆倘若回应属实,那么她们没理由埋怨规则。要怪只能怪宜都或者清华大学没能给她们的一个公开、透明的遴选程序,没能让她们所开启的机会之门接受阳光普照。

没有谁愿意怀揣恶意去做“有罪推定”,人们更愿意相信,这个社会的制度与规则不至于那么糟。人们更愿看到,公平之于社会仍是一种共识。权力、金钱、美色、名誉等等,或许依旧是人才遴选、晋升中“暗度陈仓”的旁门左道。但在类似丑闻面前,谁也别装聋作哑。如果哪个部门或组织,习惯于将自己封闭起来,那么,社会回应它的,将只会是质疑甚至“有罪推定”,因为每一次不透明的操作都是对公信的伤害。 (熊志)

上篇:给“地沟油”一个“阳光出口”
下篇:鬲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一)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09/23/08966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