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临近,在打点行装、规划线路的同时,您是否考虑购买一份保险,给旅程系上一根“安全带”呢?
●交通工具意外险
“打包”投保更划算
在北京做培训工作的程颢先生说,他计划“十一”期间去四川玩上一大圈,“飞机、大巴、轮船都要坐,该买什么交通意外险呢?”专家表示,像程颢这样临时出游,可以选择短期交通综合意外险,可保多种交通工具出行,期限以周、月计,保费一般为20元至50元。
●短期旅游意外险
“后援”功能很要紧
去年国庆,小杨跟随某旅行团去欧洲旅游,出国不到2天就开始发烧,因为在欧美一些国家只有去医院才能买到感冒药、消炎药,不得不住院3天,花了好几千元。小杨说,以后再出境游玩一定会买一份医疗保险。
国内几大保险公司均与国际SOS组织开展了合作,其境外旅行保险具备许多实用功能:可以实行SOS紧急援救、安排就医、亲属探视,此外还能垫付医疗费用、赔偿行李损失、旅行延误损失等;遗失钱包、丢失护照等,也可以致电救援热线。有些产品还提供家庭财产、旅行行李物品、便携式设备、个人银行卡等财物的损失保障,解除游客身在异国他乡的后顾之忧。
●探险游、自驾游
“特色”保障需加价
眼下不少年轻人喜欢利用假期,进行一些诸如穿越、潜水、攀岩、跳伞等高风险旅游活动。部分保险公司推出了蹦极、攀岩、潜水、滑雪这类高风险运动保险,但要在标准保费基础上加收费用,且有一定限制条件。建议“十一”有自驾游打算的游客,在出行前购买短期全车盗抢险,花100元左右即可投保1个月的全车盗抢险;如果车况不是很好,可以考虑投保1个月的车辆损失险,花费约150元。还应考虑为同游的家人投保车上人员伤害责任险,每个座位单月保费25元,保额2万元。
●公众责任险
留存“证据”莫大意
“旅游景点、网吧、KTV、商店、电影院这些公众场所,一般都投保了公众责任险。一旦发生火灾、坍塌等风险造成人员伤亡,保险公司都要赔偿。”李慧说。消费者不要轻信责任方编造的缺钱借口,让其拖延甚至推诿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