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工是电网企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直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员。山阳供电分局从关爱农电工入手,努力造就一支具有思想素质高、专业技术强、业务素质优的农电人才队伍,实现企业与农电工和谐发展。多年来,该局努力架设沟通农电工的爱心桥,切实解决农电工的困难,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电工管理之路。
打造农电工成长通道
为了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使得农电工培训内容符合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该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按照陕西省电力公司《县级农电企业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建成了能容纳100多人进行电工基础理论、配电线路架设、装表接电、继电保护操作培训的农电工实训基地。依据培训计划,保证每名农电工每年参加岗位轮训的时间不少于40学时,真正实现了农电工教育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山阳供电分局的传统。该局创新培训思路和培训机制,2008年5月份首次出台《农电工岗位技术比武实施方案》,尝试开展农村供电所长、专业组长、青工三个组别技术比武活动,使得一批学习力强、业务素质过硬、工作作风好的优秀人才得到绩效奖励和重用晋升。
多年来,山阳供电分局将切实解决农电工的困难作为落实“关爱员工”的具体实践,为农电工的发展提供保障,增强农电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该局专门成立了“农电工之家”,积极做好农电工的入家工作,并对家庭全体成员进行一次调查摸底,掌握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目前,该局共有农电工223名,已全部加入“农电工之家”,入家率达100%。同时,该局经常深入开展帮扶困难农电工的“送温暖”活动,积极建设长效帮扶机制,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通过无微不至地关爱农电工,让广大农电工充分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赢得了广大农电工的真心。
真情换来双赢
“为农电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增强农电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这样也会促进企业全面进步”在总结维护农电工权益,实现企业与农电工双赢的工作经验时,有着多年农电管理经验的赵宪军感触很深。
近三年以来,山阳供电分局与所有农电工签订了劳动合同,清晰农电工岗位管理界面,维护了企业和农电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农电工工资待遇,设立科学的岗位薪点工资实施办法,建立相应的工资增长机制。还为农电工全面办理了“工伤、养老、医疗”三种保险,使得所有农电工消除了后顾之忧。历年都全面落实农电工劳动保护待遇,按照企业一定的标准,改善作业场所劳动条件,着力提高农电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依法保护农电工在工作中的生命权、健康权、休息权和女员工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
山阳地处山区,山大沟身,供电环境比较复杂,但是有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农电工队伍,企业经营状况蒸蒸日上,截至9月30日,山阳供电分局连续实现安全生产4370天,售电量达1.1亿千瓦时,实现持续增长,同比增长26.5%。
企业效益好了,农电工待遇也随之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的归属感也更强了。“企业对咱农电工这么好,我们就像找到了家,如今干劲更足了”国网公司特等劳模邓大文的话说出了所有农电员工的心声。
(李洲民 毛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