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深秋,季节变换的信号不但出现在自然界,也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不适。俗话说:“春困秋乏”,身体经过了一整夏的高速代谢,自然会感到比较疲乏。这个时节注意调节饮食,选择滋补养生的食材,增强抵抗力,不失为关爱自己和家人的头等大事。下面,为大家介绍三种进补的美食,为深秋季节的餐桌增添美味色彩。
饕餮时鲜:螃蟹
秋冬季节正是螃蟹最为肥美的季节,对于爱吃蟹的朋友,每年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黄金”周。江苏的阳澄湖、太湖、固城湖;盘锦的稻田河蟹;青海的可鲁克湖,还有来自缅甸青蟹……一场螃蟹的饕餮盛宴悄然拉开了序幕。
此时的螃蟹肉厚肥嫩,且味美色香。特别是湖里的“大闸蟹”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蟹肉不仅味美,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核黄素、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除此之外,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螃蟹虽然味美、营养丰富,可不是人人都适宜,由于其本身性寒,脾胃虚寒的人就应尽量少吃,浅尝辄止即可,尤其是患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和胆结石的患者,都不适宜吃蟹。另外,螃蟹如果和一些食品混吃就会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吃螃蟹的时候注重细节也是很有必要的。
健康滋补:火锅
“盛夏过后,无病三分虚”。按照中医学的观点,进入秋季,万物活动趋向休止,阳气潜藏,阴气盛极,因此根据“秋冬养阴”的古训,就有必要吃些味厚的美食,而味道厚重的佳肴首当其冲的就是火锅。约上三五好友,吃上一锅热腾腾的火锅大餐是件非常享受的事。
而火锅中最不能错过的要数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小肥羊,火锅涮羊肉的吃法由来已久,但是传统的火锅涮羊肉都是蘸着小料,且配料烦琐,“小肥羊”在传统涮羊肉的基础上开创“不蘸小料”的吃法,由几十种滋补调味品精制而成的锅底汤料取代了配料烦琐的小料。
同时,小肥羊的肉源也是小肥羊最具竞争力的资源之一。小肥羊专用羊肉选自纯天然、无污染的内蒙古草原锡林郭勒基地、巴彦淖尔基地和呼伦贝尔基地,并且只选用平均6个月大的驰名肉羊品种“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不仅肉质鲜嫩适口、回味悠长,且久涮汤不淡、肉不老。
去燥养生:粥
祖国医学认为,燥为秋之主气,稍不注意,人们便会受燥邪侵袭,出现口干舌燥、干咳无痰等燥热病症。适当食粥,则能和胃健脾,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在煮粥时,适当加入梨、萝卜、芝麻等药食俱佳的食物,更具有益肺润燥之功效。
营养专家提醒,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白露过后,燥气渐盛,燥易伤肺,可适当添加一些豆类、干果等辅料,以达到更好的调养效果。
总之,不论是正值时令季节的螃蟹大餐、沁人心脾的粥,抑或暖意融融的火锅美食,秋季进补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结合个人的体质选用进补的食材,以免伤身。另外,在食用时,还要懂得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这样才能让饮食进补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