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九成
一条宽敞平坦的公路在经过了几个盘旋急拐弯以后,一头扎进这条沟里。沟里的路旁有一座老屋和一个公路养护道班,老屋很明显比道班年头更长,陈旧的土木结构的瓦房仿佛在诉说着这家人非同一般的历史。
沟的名字叫风沟,原因很简单,就是在这里一年四季风比较大,在冬季能吹得蒿草乱飞。道班一共有三名道工,班长老陈已经快五十岁了,从二十几岁部队复员后就一直待在这里,因为风沟恶劣的工作环境,手下的两个人已经不知道换了几茬了,而老陈却一直不愿离去,原因就在于那座老屋。
老屋里住着和老陈年龄差不多的一对老两口,老两口原本有两个儿子,老陈初到风沟工作时,这家人给了他无穷的欢乐,尤其在老陈对工作及生活产生厌倦思想波动时,是这户人家顽强的生存方式极大地鼓舞了他。几分薄田在老两口的耕耘下,居然让一家四口过得和和美美,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简单纯朴,虽不是世外桃源,倒也活得自在,这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方式极大地震撼了老陈,也使他逐渐安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
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老陈安下心兢兢业业工作,他所养护的路段被上级评为优良路段,本人也被评为十佳道工时,不幸却在这户人家发生了,老两口的大儿子在路上被一辆疾驰的货车给轧死了,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让老两口一病不起,一夜之间仿佛换了个人似的,欢声笑语从此在这户人家消失了,就连晚上刮过的风都好像带着悲咽之声。眼看着曾经给自己带来无限快乐的一家人就要被失去儿子的悲痛所击倒,老陈感到心里很难过,暗暗发誓要给他们唤回往日的美好时光。于是在每天收工以后,老陈就帮助老两口做地里的农活,还说服老两口放弃了打算让二儿子辍学的念头,让自己供他上学。
五六年过去了,老陈的付出结出了硕果,那懂事的孩子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以优异的成绩被南方某所大学录取了。人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不是父亲却胜似父亲的老陈,在临行前为那孩子准备了一身像样的衣服和两千元学费。那孩子接过后突然给老陈跪下,哭着说:“就让我叫你一声干爹吧,我这一辈子都会记着你的,干爹!”那一刻,老陈也僵住了,泪水模糊了双眼,突然间觉得自己这些年所受的的苦和累都是那样的有意义。
孩子走了,风沟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大家工作之余更多的是谈论那条跳出龙门的“小鲤鱼”。然而老陈却还在默默地做着一件事情,那就是每个月悄悄给孩子寄去两百元的生活费。第二年,老陈的女儿也考上了大学,同时供两个大学生,这让老陈有点吃不消,可为了不让那老两口担心,他毅然的隐瞒了这件事情,依就做着自我牺牲。
然而有一天,老屋的主人却突然失踪了,只给老陈留下一张纸条:“我们很感激你,你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你的孩子也在上大学,再让你负担我们家孩子上学,我们良心实在过意不去。不要找我们,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如果有机会,让孩子报答你的大恩大德吧……”老陈很失落,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孤单袭上心头,经常一个人在收工后蹲在道班门口抽闷烟,眼睛却望着大路的尽头,期盼老两口有一天能回来。
就这样,两三年又过去了,单位领导考虑老陈年龄大了,调他到单位看大门,在退休前好歹也轻松几年。离开风沟的那天,老陈特意到老屋周围转了几圈,昔日充满生机的田地已经荒芜了,老屋也已经十分破旧,在风沟这样的环境里是支撑不了多久的,看来老屋是等不到主人的回归了,老陈感叹着在鞋底上磕掉烟灰。
风沟的那段往事好似一根刺扎在他的心里,永远无法释怀,偶尔在梦里,老陈依稀又看到老两口蹒跚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