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往昔繁华 只凭追忆

2023年09月02日

1998年的一天,只有十岁大的我被父母带到位于西安市长安县城的职工俱乐部。印象中,那里是十字路口西北角的一座广场,不是特别大,但是站个上千人似乎没问题。后来母亲告诉我,那里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群,穿着各种单位配发的工作服,在广场上集结成队,载歌载舞。

十三年后,长大成人的我再度走访这里,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才看到长安职工俱乐部的门牌。走进大门,传来了院内孩子们的嬉笑声。原来这里多年前就围绕街道修建了楼房,成了一座空寂的院落。由于没有人前来,职工俱乐部在白天把场地租给了星光幼儿园,只有在晚上才正式向社会各单位职工开放。

当日晚8点,霓虹闪烁的夜色中,俱乐部的院内终于出现了闪动的舞姿。有二十来个大叔大妈们,手拿着扇子,在这里健身娱乐。五十岁的吴大妈是附近的住户,她告诉我:“每天晚上都会来这里健身、跳舞,附近也就这块灯光、音响都不错”。一阵等待之后,终于见到了俱乐部办公室主任李和平。李主任告诉记者,“只要不下雨,这里每天还是会有人来,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越来越少”。

长安职工俱乐部1988年成立以来,历经了二十多年的沧桑变化。试问曾经这里是怎样的?李主任追忆说,“最初时无人问津,我和几个同志下基层做宣传,又在当时的县总工会领导下开展了一些书法、演唱活动,终于在1995年达到了顶峰。那时白天的任何时段,这里几乎都聚集六、七百人左右,全县各部门领导都带着职工来参加活动,可谓人山人海、门庭若市。特别是到晚上,各单位职工们经常互相飙歌,然后让领导们来裁决谁唱得好。有些职工带着家中老小一起来跳舞,大家不分彼此,甚是热闹”。

回忆过去的岁月,李主任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然而,又是什么让这一切改变?李主任原本激动的情绪稍显暗淡。“职工俱乐部一开始,就是一个公益性质的娱乐场所,并不计较经济效益,可后来不一样了。首先,大概在2000年左右,应上级号召,我们俱乐部9个干事,调走了5个,再加上1个退休,就只剩下3人坚守着岗位,各项工作也就不那么顺畅。其次,后来沿着街道修建了楼房,把广场环绕成了一个院子,凭借路段优势,开始经营场地和房屋出租,路人不留意很难发现。再一个,当初来这里开展活动的单位中,最积极的就是海红轴承厂和水泥机械厂。可后来这些厂都迁走或倒闭了,职工们也就流落各地,很少有人再回来。现在长安区内都是一些民营小企业,这些单位对职工活动并不积极”。李主任还透露到,当年的职工们,虽然偶尔还会回这里来看看,但每一个来过的人也都和他一样伤感。

随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长安职工俱乐部原本是长安区辖区内工会组织的职工活动场所,可现在已经租给星光幼儿园和新文化培训学校,成了个虚设。只有一个舞场,也是人迹罕至。“我们3人留在这里,也是应付摊子,主要负责物业管理”。李主任这样总结了自己当前的工作。刚才记者之所以等他很久,也是因为他给住户修空调去了。

当我迈出门槛,看着霓虹闪烁下穿梭不绝的人群,他们中没有谁选择驻足,就匆忙离去。繁华夺走了这里的一切,而往昔岁月只留在了记忆中。

本报记者 岳帅

上篇:“双重保障”让职工就医无后顾之忧
下篇:兼职偏多 健康情况堪忧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11/20111101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11/01/08995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