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天工公司近年来在煤化集团以外的市场开发上取得了很大成绩,请您谈谈在这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张世清:能够在外部市场开发取得较好成绩的最根本原因,是天工公司领导班子自公司成立起,就认真分析一些资深的国有建筑企业在面对市场经济大潮时陷入困境的原因,清醒地认识到煤炭行业的周期性,确定了外向型发展的思路。在项目开发上,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坚持目光向内,恪守信誉,以质量取胜占领内部市场,同时坚持目光向外,主动出击严抓管理赢得外部市场。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这一理念,主动争取市场。近年来,先后在西安地区承建了西高新望庭国际1#楼、长安春天花园6#楼、西安白桦林居6#楼,2011年还承建了曲江雁鸿小区、金水园小区、陕西文理学院居住楼、汉中金水茗居住宅楼等非煤炭行业工程,外部市场开发取得了较好成绩。已经竣工的项目均获得了“省级文明工地”荣誉称号,西高新望庭国际1号楼还获得了西安市结构示范工程、国家优质工程荣誉称号,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
记者:天工公司近年来产值连年攀升,繁重的生产任务势必给安全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形下,贵公司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态势,请问你们在安全管理方面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
张世清:对于安全问题,我非常赞同乔董事长在建设集团7月份党委书记例会讲话中提到的“思想问题是关键”这一说法。对于安全工作,我们坚持强调“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理念,通过各种方式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体系的同时,分专业口对易导致事故的重大隐患进行提炼,制定了“天工公司安全生产六不准”制度,对违反其中任何一条的单位和人员,毫不留情,绝不手软,严加惩处,同时制定了“安全生产特别规定”,规定凡是出现安全事故的施工项目部,免去项目经理职务。在安全管理中,坚持安全管理重点在现场,督促检查在公司的原则,加大项目自主管理力度,始终把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严格执行“两安三个一”安全管理方法,坚持按照PDCA管理要求,推行安全闭环管理方法,堵塞管理漏洞,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正是用铁的手腕和严格的制度管理,近年来天工公司安全态势始终保持了平稳发展。
记者:天工公司近年来规模提升较快,请问贵公司通过哪些途径来确保员工队伍建设与生产规模同步扩大?
张世清:规模的迅速扩张势必造成人力资源匮乏的局面,天工公司坚持“内培和外引”两条路径,加大内部员工培训力度,加快吸收大中专院校学生步伐。一方面,面向公司内部具有一定施工管理经验的员工,公开选拔,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抽调到一线从事管理工作,激发内部员工积极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招聘一些紧缺专业的学生,放到一线实习,选取一些责任心强、能力强的学生,给位子,激励他们爱岗敬业,尽快融入这个大团队,为他们提供快速健康成长的平台。我们不仅坚持培训,还对优秀员工实施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真正为公司发展积蓄新生力量。
在队伍建设上,坚持采取四种措施,提升整体素质。一是强化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二是强化“两级”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强化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和思想素质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把提升合力与有效沟通力作为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领导班子议事原则,认真贯彻执行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等制度。三是强化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把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与施工现场管理需求相结合、与公司的长远发展相结合、与公司发展的人才需求相结合,走内培、外培和从大中专院校及社会招聘优秀人才的四结合路子,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四是积极开展“四有模范职工”活动。
记者:天工公司近年来因滑模工程在陕北、彬长矿区名震一方,请问你们在滑模工程施工中有哪些值得推广的技术?
张世清:高层建筑和滑模工程已经成为天工立足建筑市场的两大品牌。高层建筑刚才在介绍项目开发时我已经简单作了介绍。我举个例子加以说明,我们承建的西安北郊经济开发区的白桦林居6号楼工程,去年“房周刊”杂志社在那里举办了“向瘦身钢筋说不”的活动,业主、监理及社会各届通过活动,对天工公司认可度很高,在那里施工的多家单位里,天工公司综合排名为施工单位中的第二名,第一名是陕十一建,第三名是中天建设。在这项工程施工过程中,业主以高于国家同行业质量标准规范的要求开展了“泰山行动”活动,天工公司在每次的验收中,均能一次检验过关,彰显了天工的施工能力。
天工公司在滑模施工中,不断总结,逐步摸索出了一整施工管理体系。2010年8月,编制的《利用滑模平台施工筒仓顶板框架的施工工法》,被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定为房屋建筑类别陕西省省级工法。目前,只要是集团内的滑模工程,不用我们争取,业主就会提出交给天工干。
记者:贵公司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请问贵公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有什么困惑吗?
张世清:客观地分析公司的发展历程,我们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匮乏,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技能人才;二是执行力还需强化;三是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强力提升;四是基础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夯实;五是资金压力较大。
记者:作为贵公司的负责人,请您谈谈贵公司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
张世清:按照建设集团的定位和发展思路,“十二五”期间,天工公司发展思路是:以精细铸精品,创新发展,强企富民。
“十二五”的总体发展战略是:实施“1310”工程,打造陕西省一流建筑企业。“1310”工程中1是指安装资质升一级;3是指利润达到3000万;10是指员工人均入达到10万,产值稳定在10万。 王海阳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