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2006年开始,在参与修建郑西、京沪、西宝等高铁项目过程中,中铁一局新运公司西宝铁路客运专线项目部,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抓住减少能源消耗这一主题,发动职工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和小革新、小发明、小设计、小创新、小窍门等“五小”活动,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积极引导职工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贡献智慧和力量,5年时间内共有55项创造成果,参与人数占到了项目部的60%以上。
在修建京沪铁路期间,由于JQ900B架桥机和YL900运梁车的机臂、主梁均属于大件钢结构,采用传统的钢丝绳捆绑方式时,捆绑比较复杂,尤其在装车运输过程中,在车上还需要在机臂下垫上枕木,容易造成车辆超高。而且作业人员在安装护瓦的过程中很容易挤伤手指;钢丝绳容易在机臂的固定位置出现折痕,钢丝绳的寿命也比较短。通过项目部工作人员一系列的设计、绘图、加工制造到方案的检测和最终的使用测定,最终成功设计出了一套新的方案。新方案不但使每次吊装架桥机机臂和运梁车主梁的时间大大缩短,避免了钢丝绳的不正常磨损,延长了钢丝绳的寿命,同时在起吊机臂、主梁过程中安装吊具更加简便、安全,避免危险源对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近年来,中铁一局新运公司西宝铁路客运专线项目部在工作中积极开展“五小”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从2007到2010年期间中铁一局新运公司西宝铁路客运专线项目部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成果共计29项,共计节约成本2500万元。
本报记者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