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园的标准是什么?不光是居住的房屋好,还要有好的治安环境、好的卫生环境、好的邻里关系……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2009年就设立了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用于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使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给广大百姓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如今,无论是走在风景如画的新农村,还是高楼林立的城市社区里,社区文化建设发挥的作用随处可见:农村里的远程文化教育,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技能和养殖技术,帮助众多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社区里形式多样的“邻里节”,使原先互不相识的邻居们聚到了一起,开始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社区里一支支治安、保绿、为老服务等志愿者队伍,维护了社区的安全,美化了社区的环境,倡导着关爱他人的奉献精神。特别是农村和社区里的文化广场上,“红歌”演唱会、老年秧歌队、京剧票友会、健身操表演队……更是丰富了百姓的精神生活,提升了百姓的健康水平。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社区,而建设和谐社区又离不开社区文化的建设。开展社区文化建设,虽说离不开财政的资金支持,但更关键的是要调动起广大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这就要求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要了解社区的特点,明白居民的需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这为社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春风,团结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共同营造自己和谐幸福的家园。 (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