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矿工父亲

2023年09月02日

·张亚兰·

提起笔来,不知从何说起,心里总感到沉沉的。有人说父爱如山,但我对父亲的印象却很淡,从懂事开始,我就很少在别人面前提起父亲,因为父亲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我们都很怕他,从不亲近他。

父亲在下石节煤矿工作,母亲和我们住在焦坪。那时,我们还属于黑人黑户,生活很是艰难,当时不管买什么东西都是凭票供应,如布、粮食、肉、豆腐等等,这些我们当然没有,只能看着别人吃肉了。母亲看着我们眼馋的目光,就自己跑到耀县买了一头猪请别人杀了给我们解馋,从那以后我们兄妹四个再也不吃肉了。

父亲是个很固执且倔强的人,最大的好处是不抽烟不喝酒,兄弟姐妹8个,父亲排行老二,对这个父母早亡的大家庭,父亲的贡献是最大的,他几乎把每个人都照顾到了,宁愿自己吃不饱也要把钱寄回去给弟弟妹妹,从来不顾及母亲和我们几个,为此我们对他意见都很大,也很少亲近他。在我们眼里,母亲才是我们的依靠。记得父亲因公受伤回来休息,本来家里吃白面的机会就很少,母亲为了让父亲早点康复,就把存的白面给父亲擀面吃了,妹妹哭着说:“爸爸都不管我们还给他吃面”。母亲对妹妹说:“以后你上学全靠你爸,你爸是咱们这个家的主心骨”。妹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嘴却依然撅得老高。

对父亲的印象是从母亲受伤开始的,母亲为了贴补家用去干临时工,结果砸石子的时候脚砸伤了,恰好是我们放暑假,就和妹妹跟随父亲来到煤矿,第一次出门,那个新鲜、那个好奇劲就别提了,尤其是父亲从食堂买回来的杠子馍,我觉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因为从来不曾下过井,也没见过煤矿工人,更领略不到煤矿井下劳动的感受,当见到黑的只能看见白眼珠的下井工人的时候,我能想象出他们井下的艰辛与不易。这时,我突然觉得父亲很可怜,自己省吃俭用,有时我们掉在地上的东西,他甚至都捡起来吃了。在挣钱这么不容易的情况下,父亲却知道呵护自己没有爹娘的弟弟妹妹,不由得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一种亲切感。才明白父亲为了对自己、对小家、对我们负责才那么抠门。

岁月留下了父亲的痕迹,由于常年在煤矿工作,也正由于长期从事井下劳动,父亲得了职业病“矽肺”,但父亲从来没有抱怨过。其实父亲也是个很有文采的人,写得一手好字,画也画得很不错。听父亲说他14岁就当了兵,还参加过抗美援朝呢,复员后曾在某县公安局当过文书。由于家庭成分问题,辗转到煤矿当了掘进工。

2005年的那个秋季,父亲去世了,身高1.8米的父亲死的时候仅仅剩下不到100斤,想想父亲在矿上上班时那黑色的背影,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怎么也抹不干净。这个时候,我才忽然觉得和父亲的心靠近了许多许多,然而一切都晚了,愿父亲的在天之灵安息。愿所有和父亲一样的煤矿工人平安度春秋!

(陕煤建司)

上篇:借煤咏志
下篇:幸福是什么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11/20111115M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11/15/09051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