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两年走活“三步棋”

——一家纺织企业激活核心竞争力揭秘

2023年09月02日

近日,记者走进陕西八方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看到大门口一块宣传板前,有许多职工围观议论。宣传板上是一则喜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2010~2011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结果,八方公司连续第三年入围全国纺织服装企业综合竞争力500强。

同时,该公司开发生产的“棉涤超细旦交织布”和“棉莫代尔交织斜纹布”荣获色织布新产品创新设计银奖;他们开发生产的新产品“梦幻组合”,被评为2012/13秋冬中国流行面料;公司荣获“2012/13秋冬中国流行面料入围企业”称号。

一家老纺织企业,为何这么密集地获得全国性的奖项?谈到其中原因,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晓光告诉记者,公司坚持通过管理创新增企业添活力、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实力、品种开发增加企业效益,两年走活三步棋,使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企业效益提升职工收入提高的双赢,连续3次为职工大幅增加工资,连续3年跻身“中国纺织服装竞争力500强”。

管理创新添活力

2009年,新上任的公司领导班子提出“二次创业”的发展规划,把管理创新作为激发企业活力的突破口。通过开展“质量效益年”、“管理效益年”等活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企业一年一个主题,实施多项新的管理举措,收到了良好效果。他们对方针目标管理进行统一整合,通过开展课题攻关、节约挖潜活动、落实职代会提案等方式,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通过实施质量监督新模式、大宗物资采购及废旧物资销售公开招标制度、建立稽核员制度、建立职工心理疏导机制等,不断推进企业管理迈向新台阶。公司修订完善了《新进厂大学生管理办法》、《工人技师、厂内青年技师制度》等制度,采取特招的方式招收大学生,评聘工人技师,开展师徒帮教活动,在青工中培养选拔管理干部,使职工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该公司在选人用人上,推出专业技术人员“争先评优”、公开竞聘中干、公推直选团干、精简冗员等多项管理创新,极大地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

技术改造强实力

在实施“二次创业”的发展规划中,该公司把技术进步作为振兴企业的重要途径,采取小步快跑的方法,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逐步进行技术改造,使企业实力大为增强。

自2009年开始,八方公司不断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步伐,一期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了“新型纺织纤维混纺面料生产线”技改项目。公司淘汰有梭织机,新增日本津田驹ZAX-9100喷气织机24台、国产普声喷气织机32台;淘汰1332络筒机12台,新增进口自动络筒机6台、恒天重工浆纱机1台及配套设施。二期计划投资3500万元,实施“差异化纺织纤维纺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新增2万纱锭生产差异化纤维纱线。同时,还对部分老清花梳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淘汰老工艺,采用清梳联新工艺。通过两个技改项目的实施,公司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已形成拥有纱锭10万枚,织机1600多台,以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络筒机、喷气织机、气流纺纱机等精良装备的现代化纺织企业。

品种开发增效益

该公司以“销售围着市场转、生产围着销售转、全厂围着效益转”为经营理念,紧紧围绕“做精、做专、做强”的目标,培养了一支有较强技术攻关能力的研发队伍,为新产品开发奠定了坚强的技术基础。公司加大研发资金和人员投入,成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近几年,八方公司每年都有近90个新产品问世,新产品连年入围“中国流行面料”,在今年的全国新产品开发年会上有5个产品获“优秀创新奖”、7个产品获“优秀设计奖”、2个产品获“创新设计银奖”,连续多年均有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源源不断的为企业提供新的效益增长点。

今年下半年,针对纺织品市场低迷、全棉产品亏损的情况,该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先后开发生产了巴厘纱、弹力布、新型纤维交织、混纺织物等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使每米布的平均价格提高了2元多。1~10月,该公司新产品实现产值上千万元。

通过管理改革创新、技术改造升级、产品研制开发,该公司实力和盈利水平不断增强,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出口创汇保持了连年递增的态势。

本报记者 阎冬

通讯员 朱军骋 许敏盟

上篇:西安将延长地铁运营时间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11/20111121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11/21/09064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