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本是娇生惯养的80后,但他们选择了又苦又累的建筑行业。年产值达8个多亿的陕煤建设集团铜煤公司,北至榆林,南到西安,几十个建筑工地个个充满活力,其朝气来自这300多名——
7月9日,9月26日,笔者两次走进陕煤化建设集团铜煤公司的建筑工地。第一次七月流火,第二次秋风瑟瑟。但无论是酷热的夏日还是冰冷的深秋,铜煤公司建筑工地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管技术、管安全、管材料、管资料……工地上跑趟最多的、说话最多的、管事最多的都是一帮年轻的娃娃。他们最大的不过小三十,最小的只有21岁,其中有男孩,也有女孩。他们除了在严寒的冬天和雨天,其余时间都在施工一线,就连周末和节假日,他们也都在工地上“赛跑”……
“拥有青年就拥有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把梁启超的这句话套用到铜煤公司来,就是——“青年强则企业强”。
为了整合资源,2008年12月,陕煤化集团所有的建筑单位从各矿务局剥离出来,铜川矿务局剥离出来的建筑单位是建安公司和华瑞公司。今年3月,这两家公司整合成了陕煤化建设集团铜煤公司。
自从建筑板块组建以来,本着“做大做强大发展”的理念,铜煤公司开始录用以建筑专业为主的大学生。如今,在建设集团旗下19个兄弟单位中,产值和规模都遥遥领先的铜煤公司,已拥有青年大学生300多名,占到全公司员工的近一半,为企业储备了大量的后续人才。
在青年员工的培养上,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是业务培训。利用冬天施工淡季,对员工进行集中培训。一种培训办法是把员工送出去学习,另一种是邀请专家前来授课,还有一种是让公司内部的老一辈骨干分子教学;第二是由各项目部经理和老员工手把手帮带,并由项目部经理和公司人力资源部对每个员工定期从业务能力、人格品德、敬业精神等几个方面进行严格考核,实行淘汰制度;第三是鼓励青年员工自学成才,参加职称和建造师考试。铜煤公司董西林书记说,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利用3到5年时间,让一大批年轻人挑起大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目前,铜煤公司已经有30多名青年员工成为技术负责人和经理人。
工地上竞技
“既然选择了这个行当,就要做出成绩。”这是铜煤公司许多青年员工发自肺腑的话。
实际怎么样呢?
绵密的雨丝,使铜川深秋的气候像初冬一样。9月26日,虽然云层中射进来几缕阳光,但仍然让人冷的发抖。在王家河荔枝苑的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和铜煤公司的管理人员在保证质量第一的前提下,快马加鞭地施工。在这里施工的第十五项目部副经理蒋存宝带着我参观现场,“暗访”青年员工。荔枝苑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正在完成内外粉和贴瓷等工程。办事员、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技术员、安全员等各就各位,都在一丝不苟地工作。有的员工还利用空档时间向队友学习其他知识。蒋存宝说,干建筑就像干医生一样,各科知识必须融会贯通,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比如说,预算员除看懂图纸外,还必须懂得施工技术,懂得材料管理,所以公司培养青年员工的目标很高,每个员工都要成为复合型人才,成为多面手。
技术员惠智勇说,部分年轻人总觉得学建筑工程专业,干工作不会有啥困难,但一上手,才知道差得远。惠智勇说,他以前在西安的两家建筑公司干了几年,铜煤公司和他们相比,有一种特殊的文化气氛,那就是青年员工们在老一代员工的带领下,总是彰显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
该项目部的李宁、王婕、张红芳是三名来自外地的女孩子,她们和男同学一样吃苦,从不说累。张红芳说,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能找到一份工作很不容易。建筑单位是流动的,我们住简易房,吃大食堂,风吹日晒,没有任何问题,干建筑,就这样。
这,就是铜煤建设的“娃娃兵”,他们刻苦钻研,他们你追我赶,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想将来当“将军”,铜煤建设公司为他们施展拳脚提供了一方热土,一片蓝天! (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