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在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举办了首场理科类专场招聘会。计算机、电子通信类专业火热,有用人单位打出“现场签约”牌,但毕业生们却不买账。
欧债危机余波未平,涉及海外业务的公司皆表示影响比较大。记者调查获悉,这些企业招聘的对象主要是业务销售,希望进一步挖掘业务。
记者注意到,承认受到欧债危机影响的企业招聘的多为业务销售岗位,一位招聘人员分析说,销售的底薪一般是2000元,招5个人每月才1万元,“企业这样操作,成本并不高”。
记者发现,至少两家企业表示可以当场拍板要人,广州一家药业有限公司大字写明“现场签约”。一位刚结束面试的男生说:“我是看职位合适才投简历的,‘现场签约’感觉不靠谱。”也有同学认为:“不着急,还有大把时间找工作。”
负责招聘的张小姐告诉记者,现在制药人才紧张,在一些专业院校招聘‘当场签约’非常普遍。我们需要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才,只要他们之前的研究课题与我们的方向吻合,就可以现场签订一份实习合同,实习结束后就可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招聘会上,各单位的用人岗位,计算机、电子通信类占去了半边天,记者向几家公司了解到,现在基本没有重点大学的计算机、电子通信类应届生到招聘会投简历,多数都是二A、二B类学校的毕业生。
(林世宁 周金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