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灏,那孔地震动峰值不同的特殊箱梁,你们见了没,到底和其他箱梁有啥不一样?”
“见了,好像也没太大区别,外观尺寸都差不多,我们工程部其他人都验收过了。”
“支座底板螺栓孔你们验了吗?”
“验过了,都好着呢。”
“不可能吧,那孔特殊箱梁的支座和普通箱梁是不一样的,支座预埋底板大小和螺栓的孔径也是不一样的。螺栓还在库房没有人借用过呢,你们拿什么验收的?”
12月1日,一走进中铁一局新运公司西宝客专铺架项目部的施工现场,就看到两名工作人员站在寒风中为特殊箱梁是否该验收而争论不休。
作为项目部和物资部的工作人员,付博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如果用普通螺栓去验收没问题,就说明是错误地将普通支座预埋底板使用在这孔特殊的箱梁上了,这可是重大的质量隐患。”
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付博从咸阳工地赶到兴平工地,将事情汇报给项目部经理许良和总工程师柴兵。“这个问题如果是真的,那是相当严重的,以前修了这么多条高铁,没出现过这种情况。”柴兵说道,三个人立即赶往梁场存梁区。
经过柴兵和工程部张春豪的共同确认,的确是将支座预埋板使用错误。梁场工程技术人员提出将已经预埋的支座底板凿除后重新预埋。付博立即反对:“这个方案可能不行!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即使勉强操作,也会造成支座预埋板和梁体之间存在空洞,留下巨大的质量隐患。”付博建议将这孔梁用于其它墩台的架设,然后重新制造一孔箱梁。“这样可以规避巨大的安全质量风险,还有将近一个月才会架设这孔箱梁,还是有充分的时间。”……
“一个搞物资管理的非工程专业人员,能做到这样,非常不简单。不仅避免了我们的窝工,避免了成本损失,还替兄弟单位梁场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许良笑着说,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他们这种施工单位来说,知识和技能才是第一生产力!
“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的时候就是过于相信自己而放过很多细小不容易发现的问题,造成生产质量上的问题,甚至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中铁一局新运公司西宝客专铺架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王柯认为,一味埋头苦干不一定能取得成效,而巧干会干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成果,现在缺的就是这样能将知识、经验技术和实际结合起来,并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常常召开跨部门的经验交流会,互相传授各自的技艺,让每一个人能掌握多种技能。就像付博,干的是物资管理,却也懂得工程技术上的知识。”王柯笑着说。 本报记者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