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9时许,阴雨淅沥,寒风习习。今年37岁的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寨村村民夏征鹏家里的炉火正旺,他与妻子坐在温暖的炉子旁,悠闲地看着电视。他有一辆小面包车,平时拉拉人,送点货,挣点零花钱外,家庭的主要收入就靠出租房屋。站在他家的院子中间,周围被三层高的楼群包裹着。楼是今年3月才盖起来出租的,总共50多间房子都是按“小公寓”设计的,仅一年出租房屋收入就在18万元以上。而在新房没盖起之前,他家每年出租房屋的收入仅有1.8万元。谈起一前一后的变化,夏征鹏说:“多亏了张书记和村组干部的关心和爱护,不然我还住在老房子里。”
鱼化寨村95%以上的村民都靠出租房屋致富。夏征鹏由于做生意赔了本,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难中。看别的村民房子越盖越高,钱越挣越多,他心里干着急也没办法。在一次走访困难群众时,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永利知道夏征鹏家的房屋很旧属于危房存在安全隐患时,他立即组织村组干部,帮助夏征鹏等几户困难村民改善住房条件。夏征鹏告诉记者,80万元的建房款,30万是由张书记个人担保从银行贷的,其余是村组干部和村上借给他的,其中就有张书记好几万元。说起张书记对他的帮助,夏征鹏至今还心怀感激:“房子正盖着,没钱了,张书记知道后,不是自己来就是让妻子送钱过来。现在我有点钱了,要还他,书记总说,不急,不急,你先还别人的。”
像夏征鹏这样得到张永利支助的村民还有很多,当大家要感谢他时,他总是说:“我是村民选的,权是群众给的,能为父老乡亲办点事,就是我最大的福气!”就是凭着这种信念与执着,张永利从2002年当上村党委书记以来,牢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扑下身子,一心为公,统筹发展,改革创新,将一个“半瘫痪”村带入民富村强的新天地。
率先垂范带队伍同舟共济渡难关
鱼化寨村总土地面积3000多亩,辖5个自然村,辖区内长住和流动人口近20万。改革开放初期,该村抓住国家有利政策,大力发展乡镇、村办企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乡镇、村办企业密集,经济发展最快的“西北第一村”。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