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前不久,考古工作者在宝鸡市周公庙遗址新发掘了一处龙山时期“两室一厅”房屋遗址,房屋遗址不但有卧室、庭院、火灶、还有地窖,对进一步研究龙山时期人类生活结构有着一定的意义。
今年9月份,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生在跟随老师在周公庙遗址进行考古实习时,发掘出这个龙山时期房屋遗址,以及数以万计的陶片。目前文博学院实习生以及一部分考古工作者,正在对陶片进行清洗,编号和重新粘贴等工作,希望可以进一步了解西周之前的龙山时期人们活动状况。
与此同时今年考古人员还在周公庙遗址发现了一块六字甲骨,上面刻着夆、贞、终、贞、既、吉6个字。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介绍,目前周公庙遗址共出土西周甲骨1万多片,发现可辨识西周甲骨文近2600字,远远超过中国其他地区总和。但这块甲骨即没有占卜甲骨必备的“钻孔”痕迹,而且还被磨成了一个骨铲,据专家分析,这块甲骨有可能不像常见的占卜甲骨那样占卜后刻字,而是直接刻字。因此推断可能它是一块练习骨,刻字后又拿来当骨铲使用。 本报记者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