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古城西安,寒气逼人,正如欧债危机加剧后的太阳能光伏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价格不断跳水;国内50多家光伏企业相继减产或停产,一度如火如荼的光伏产业,似乎在一夜之间步入了寒冬。
然而,为多晶硅生产提供配套材料的西安超码科技有限公司却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核心技术支撑 打破国际垄断
12月9日的西安,气温首次降至零下三摄氏度,然而超码公司的员工心里却暖意融融。在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氢化炉用炭/炭热场产品研制”项目成果鉴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度评价了超码科技研制的氢化炉用炭/炭热场产品,并一致通过了项目成果鉴定。
为打破国外垄断和技术封锁,发展民族自主的光伏产业,作为国内最大的炭/炭复合材料制品生产企业,超码科技依托航天四院近四十年的技术优势和经验,通过自主创新、集智攻关改善工艺的办法,于2005年11月研发生产出了国内第一套多晶硅氢化炉用炭/炭热场材料产品试验件,解决了热场材料国产化替代问题,满足了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急需,打破了多晶硅氢化炉用炭/炭热场材料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壁垒。
降本增效不断创新 光伏产业更加环保
随着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多晶硅生产企业对热场材料产品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在使用过程中对热场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进口产品存在的种种不足,超码科技提出了一整套热场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了多种型号氢化炉的炭/炭热场材料产品,改善了进口产品粉化、变形、碎裂和分层等多方面的问题,确保氢化工序的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在保证物料的品质、氢化转化率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在国外同类产品平均使用寿命6个月的基础上提高到11个月的水平,有效降低了多晶硅生产成本。这标志着以超码科技为代表的国内炭/炭复合材料制造企业已由单纯的国外产品模仿加工向为用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模式转变。
加快转型升级和品牌建设作热场材料行业领跑者
在项目技术开发过程中,超码科技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加强系统集成和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核心技术的储备,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第一、用户至上”,在开拓市场的道路上,狠抓市场信息、狠抓用户需求,积极为客户服务。公司领导、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经常不远千里走访用户,数次深入厂家驻地,了解用户对产品的要求,解决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设计、生产到售后服务,千方百计为用户着想,大幅降低用户综合成本。正是这种“卖产品”与“卖服务”并存的理念,在为用户提供产品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一揽子技术方案,解决了用户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大幅提升了产品的内涵价值,在收获了多项大订单的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荣元昭 熊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