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勇格、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张洁玉一同看望齐春会。 杨丁旺 李博 摄
“齐老师祝您早日康复,我们全班同学等您回来给我们上课。”
——杨龙
“老师您要记住笑口常开,好彩自然来,我们给您叠了1000只千纸鹤,祝您早日康复。”
——孙二阳
看着一封封学生的来信,齐春会的眼眶湿润了,“这个杨龙我记得,特别活泼的一个孩子。真没想到,大家还记着我。”12月13日,华阴市领导来到陕西省人民医院看望住院治疗的齐春会,带来了华西镇初级中学孩子们的思念与祝福。
无私的齐春会
7月26日,本报二版刊发题为《老师,您什么时候回来给我们上课?》的文章,报道了韩城市桑树坪镇初级中学的教师齐春会身患白血病急需社会救助,之后又在8月15日刊发了题为《“谢谢你们给我活下去的勇气”》的后续报道,引起了社会与其他媒体的广泛关注。
齐春会是韩城桑树坪初级中学的一名教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系。2004年毕业时,她本与山西一家上市公司有了就业意向。可校园内张贴的一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勾起了她支教的梦想。
在华阴市华西镇支教的两年里,没有工资,每月只有几百元的生活补贴,可齐春会却干得十分来劲儿。她带的班级在全市英语抽考中,次次名列前茅。2006年,她获得了共青团中央颁发的银质奖章。
两年后,支教结束的齐春会又多次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最终回到了母校韩城桑树坪初级中学,每个月仅拿300多元的生活补贴。
在同事眼中,齐春会虽然瘦小,却精力充沛干劲十足。英语组组长王雯回忆,齐春会善动脑筋,当时她们在一个教研组,考虑到农村小孩不喜欢学英语,春会就在课余编写英语短剧、英语歌曲和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经常到了晚上10点多,她还在给学生补课,周末别人都去逛街了,她还在给学生讲解疑难问题。春会所带的初二三班、四班学生,在年终抽考中名列全市第二名。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却在去年12月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高昂的医疗费压垮了齐春会本就贫寒的家庭。迫于无奈她的丈夫程小峰找到了本报求助。
爱心救助掀风暴
“现在我都觉得像是做梦一样,事情的发展已经‘失控’了。”在描述现在的心情时,程小峰用到了“失控”二字。在过去的近半年里,经过多家媒体的报道,越来越多的人被齐春会的事迹感动,大家为她捐款捐物,送上祝福。
程小峰说,捐款的人越来越多,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有一家商场还在店内设置了募捐箱。很多人都亲自将捐款送到医院。“前几天还有一个高高的男孩送来了1000元,放下就走,我问他姓名他死活不说。”
一位曾经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杨阳在网上发表了《致曾经在陕服务的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的一封信》。杨阳说,每一名西部计划的志愿者都值得大家尊敬,自2003年“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大学生奔赴最基层开展志愿服务。
“大家去的地方都很艰苦,每月只有几百元的生活补贴,不少人在服务期满后回到了大城市,但像齐春会一样选择扎根基层的却不多见。”用杨阳的话来说,齐春会是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而留在山里的,这种无私的精神即便是在志愿者中也很少见,令人尊敬。目前他正在连同其他的志愿者想办法为齐春会筹集善款。
令齐春会感到开心的是,许多和她失去联系的老朋友老同学通过媒体的报道知道了她的现状,近的直接来到医院探病,远的通过电话为她鼓劲儿,令她倍感欣慰。“我一定要好起来,我答应大家参加毕业十周年的同学会呢。”说到这里齐春会满脸欣慰。
虽然还没有仔细算过,但近一段时间齐春会至少得到了各方近十万元的捐款。这解决了她近一段时间的治疗费用,但对于50多万的手术费以及后期的康复费来说还有很大差距。
渭南精神
近日,在渭南市街头的电子屏幕中播放着各种学习齐春会无私精神的口号。渭南市委书记庄长表示,齐春会身上体现了“渭南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据悉,庄长兴就此批示:齐春会的事迹非常感人,在她身上充分体现出诚信、包容、创新、奉献的渭南精神,相信她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渭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勇格,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张洁玉等代表渭南市委市政府到医院看望齐春会,并送去了2万元慰问金。
张洁玉说,齐春会的精神感人至深,值得弘扬。但目前最重要的是为她凑够手术费用,挽救其生命。
在接受采访时,张洁玉反复用了“境界”二字,在她看来当今的社会物欲横流,很少有人能像齐春会一样不计较自身的利益。“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职工,她为众人做出了表率。”
张洁玉表示,由于齐春会是教师,她的丈夫是一名煤矿工人,下一步她将联系当地教育、煤矿企业工会,为齐春会谋求捐款,并且在组织大家学习齐春会精神的同时,举办各种募捐活动。
获悉齐春会的事迹后,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张小平也专程到医院看望齐春会,并为她送来1万元慰问金。张小平表示,团省委将向各级团委发出倡议,号召并组织全省青年、团员、志愿者学习齐春会的志愿精神,并为齐春会筹集医疗费、捐献配型骨髓,帮她战胜病魔。
治疗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齐春会的主治医师,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医生郭颖介绍,齐春会所患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M1”初来就诊时病情十分严重。经过长时间的维持治疗,目前她的病情基本稳定,但是随时都有复发的可能。如果不及时进行骨髓移植手术而导致复发,就会有生命危险。
陕西省人民医院院长刘勤社、副院长王岐山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医生,为齐春会病情进行了集体会诊后认为,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讲,齐春会骨髓移植的条件较好。王岐山介绍,目前齐春会的病情虽然处于持续缓解状态,但是体内还有残留的白血病细胞,这也是此病复发的根源,需要尽快进行骨髓移植。
“齐春会年轻,脏器功能好,骨髓移植的基础条件好,加上她开朗乐观的性格,手术成功的几率很大。”王岐山说。
有人曾问过齐春会,为什么要扎根大山,她说:“我是从山里出来的,我知道孩子们得到上学的机会多么不易,上学可以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
作为一名教师,齐春会发自内心的满足,她在支教时写过一篇名为《我是老师》的文章,当中这样说道:“他们争着帮我拿书;我生病时,他们给我做饭;西瓜熟了,我的房间就有大大的甜西瓜;最让我难忘的是,有一次我去学生家做客,七碗臊子面里只有我的碗里有鸡蛋,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情景。”
“人就是这么简单,别人对我好,我就要报答别人。”说这句话时,齐春会脸上挂着笑容。
本报记者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