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加快调整实现跨越 科技创新推动发展

——韩城煤业下峪口煤矿二次创业记实

2023年08月31日

座落在秦晋之交,黄河之滨,梁山脚下的陕煤集团韩城矿业公司下峪口煤矿,是镶嵌在渭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峪口煤矿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入洗精煤75万吨。生产的“龙门”牌瘦精煤2010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誉为“西北一枝花”,畅销武钢、湘钢、徐钢等地。40年来,下峪口煤矿经历了创业、奋进、发展的艰苦历程,今天,正为实现矿区经济的二次腾飞而努力拼搏。

在逆境中奋进 在艰难中跋涉

2007年前后,随着矿井向着二水平的延伸开采,加之采掘比例失调、接续困难、地质构造变化频繁、瓦斯治理难度大、煤炭外运出现“瓶颈”、货款回收困难,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2008年原煤生产调整为70万吨,精煤45万吨,近5000名职工的吃饭都成了大问题,职工思想上有了悲观情绪,管理出现了混乱等种种不利因素,使下峪口煤矿进入有史以来的最低谷。

在这种情况下,该矿党政根据韩城矿业公司的总体安排,把工作的着眼点定位在“深化调整、规范管理、夯实基础”上,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经营工作。号召全矿各级管理干部树立、践行“我在你身边、你在我心中”的理念,彻底转变干部作风,扑下身子,重心前移,深入现场、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安全生产整个过程之中。职工们心里明白:“无论你在井下生产哪个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都会在你的身边,时刻关注着你的安全、随时帮你协调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你们的安全、你们的健康时刻装在各级管理干部的心中”,这一理念的提出,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凝聚力,全矿职工家属与经营集团一道,在困难中求发展,在逆境中求奋进,他们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推广应用,重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终于把下峪口矿这艘行进在风口浪尖上的航船带进安全平稳的航道。

矿区要发展 科技要先行

为加快采掘接续调整的步伐,尽快剥离2#煤,释放3#煤解放层,该矿上了两台大型综掘机,主要用于2#煤掘进。2008年21206-2#瓦斯尾巷在掘进期间遇到构造区瓦斯涌出异常,导致综掘停止,针对这一情况,矿成立工程技术人员瓦斯治理小组,采取“边掘边抽,利用2#回顺超前抽放、掘进施工前探钻孔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4月份掘进二区创全局2#煤掘进230米的最高纪录。随着矿井生产布局向二水平转移,3#煤斜巷揭煤成了制约生产的瓶颈。矿工程技术人员集思广益,反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控制好煤层底板软岩及煤层是揭煤的关键,岩石段发生小面积漏顶刹背即可,若漏顶接近煤层或到达煤层时,其处理将十分困难,一是无法采取必要的防治突出措施,二是无法保证处理漏顶人员的安全,揭煤需历时半年甚至一年,极易诱发煤与瓦斯突出,安全没有保障。根据以往的揭煤经验教训和斜巷揭煤地质资料,2008年8月在21210两条斜巷首次采用了煤体加固、瓦斯抽放、金属骨架联合措施,成功揭穿了3#煤层。改写了下峪口矿“揭煤必冒”的历史,矿井防突措施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鼓舞了全矿职工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不料却又遇到了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煤炭价格一度下滑,煤炭成本上升。下峪口矿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把各项成本费用指标进行了调整,核定各费用承包科室当年第二承包指标,作为年终考核指标,同时把成本管理贯穿在整个生产经营的始终,严格落实、考核奖罚兑现。在全矿基层区队推行技术革新修旧利废。机运区把立井操车系统由原来的风动改为液压传动,减少了一台压风机运转,每月节电17400度,每年可节省12万元。

同时,采煤一队职工克服瓦斯大,过构造多,顶板破碎诸多不利因素,规范操作,在只有80厘米厚的煤层中摸爬滚打,双膝磨出了血泡,双手结满了老茧,汗水湿透了衣背。掘进二区23209在受采空区的压力、地鼓帮鼓现象十分严重、2#煤二层间距小、巷道变高、瓦斯大的条件下,创月掘进230米的好成绩;5月份掘进进尺305米再次刷新历史新高,连续两个月被评为局优良工作面,全局在下峪口矿召开了2#煤综掘机使用现场会。经过半年的努力1-6月份共生产原煤43.53万吨,超计划6.3万吨,提前20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完成掘进进尺8036米,超计划1286米,提前26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洗精煤25.25万吨,超计划2.75万吨,提前16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生产环境要改变 安全投入是关键

2010年,在韩城矿业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1.85亿元,对矿井进行安全技能升级改造、技术攻关和科技进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题。一是以掘、抽、采平衡为目的,优化整合了通风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系统,对立井推车系统和岩滚龙技术改造,提升了矿井提运排的能力,为该矿尽快实现年产150万吨原煤产量夯实基础。二是推进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按照瓦斯抽放“分源、分压”设计方案,完成了北二采区和地面抽放系统投运工作,目前,5套抽放系统总能力达到了每分钟1490立方米,实现了“抽、掘、采”平衡,瓦斯超限次数同比下降82%。三是扎实开展质量标准化示范矿井建设,共建成15个“区队长示范点”和5个精品采掘工作面,完成了车场改造工程,开展了综合防尘专项治理活动,完善各转载点和皮带机头的自动喷雾装置。2010年6月,矿业公司在该矿21210工作面召开了综掘管理现场会,推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四是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坚持每旬排查治理隐患,组织安全大检查16次,查处整改问题425条。五是加大安全投入,强化井下防灾避险体系建设,先后更换了井下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井口滚动屏幕、调度电视监控系统、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等;投入2748万元购置了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了井上井下有线、无线一体化调度,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

向管理要效益 用质量做保障

企业要发展,员工要富裕,必须要靠严格制度管理。多年来,该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但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狠抓科技进步,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靠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每年销售的洗精煤、洗混煤和混煤,符合行业标准,质优价宜、服务周到,向外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精煤产品是该矿乃至矿业公司重要的经济支柱。要想舞活销售龙头,产品质量是提高企业信誉的保证。该矿始终严把产品质量关,加强煤质管理。根据矿井生产实际,把好原煤生产质量关,科学合理组织协调生产,重点抓好原煤源头管理,一方面是把好原煤生产源头关,各采煤队严格控制,坚决做到“三拣四不上”;采取对井下现场煤质的监测监控,杜绝串矸、漏顶、冒顶现象,严格执行煤矸分装分运、精煤倒算原煤和各项煤质奖罚措施,落实责任,加大考核,确保井下毛煤质量;一方面是加强洗选过程控制,合理组织加料,加大抽样检测力度,及时调整参数,在保证洗精煤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精煤回收率,每年回收率达到65%以上。

为了加强基础工作,该矿建立和完善了各类生产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考核管理办法》、《下峪口煤矿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制度》、推行工作日志、工作绩效考核60余项,使安全生产管理有章可循。全面推行矿级领导生产科室领导带班、基层区队干部跟班等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查隐患、堵漏洞,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及时整改问题和隐患。扎实做好定员、定岗、定编、定责、定额的五定工作,使工资分配向一线、特殊岗位倾斜,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实行了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及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了工资杠杆的激励作用,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企业改革,实现与国际质量管理准则接轨,从1997年又贯彻实施GB/TI9000—ISO9000族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建立和完善了质量体系,使该矿质量管理水平上台阶。2009年对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从2000版向2008版的转换,目前全体职工的管理观念、顾客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增强,正以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开拓进取,向现代化矿井迈进,并不断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2010年生产原煤95.05万吨,销售收入达到5.05亿元。

让职工体面劳动 让全员快乐生活

下峪口矿本着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和职工共享的宗旨,重在落实,给职工以更多的是精神尊重和心理关怀。让职工得到更大的实惠。

矿长张孝贤说:“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具竞争力的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只有尊重人才、尤其是优秀的管理人才,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人才的最大本钱是健康。”从关心职工的一点一滴做起,把“小”到井下喝水问题,大到办公设施、职工家属的娱乐、健身场所,都当做生命工程来办。

采掘一线的管理者常年坚守在安全生产最前沿,他们的身体健康与企业发展戚戚相关。为此,该矿今年为中层管理干部、采掘一线区队长137人进行了除常规性的体检以外,还增加了肾功能、十二导心电图、胸片、乙肝系列+肝功等13项身体检查。为2500名井下职工配发了便携军用水壶,并购置了保温桶、电热水器及塑料筒,在井下车场设立开水供应点。工人高兴地说:“水壶虽小,可它体现出的是矿领导对我们的关爱之心!”去年7月共出资1900多万元重新改造装修了采煤掘进楼、生产浴池、增加了桑拿房、职工食堂、以及洗煤厂的环境治理等。在生产浴池设置了两个通道,每个职工两套更衣箱,把干净衣服和工作服分开来放。加装了18套新淋浴装置,配备了皂液盒。投入15万元重新大修烘干房,购置了洗衣机、烘干机等设备,确保职工24小时随时能取送衣物。拨出专款50万元,装修了“职工书屋,”购置了15台电脑和一万余册书籍,为单身职工提供了学习上网的便利。被省煤矿工会授予“职工书屋”建设先进单位;为每个区队学习室、办公室都配备了现代化的学习设施,电脑、电视、空调、饮水机、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一应俱全”。分配了韩城新梅苑小区600套沉陷住房,改善了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2010年该矿销售收入达到5.05亿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到了4.47万元,同比增长37.9%,是建矿以来职工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如今职工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这几年的收入高了,以前一家两口供一个学生很紧张,现在供一个孩子上学,每年还能存两三万元,棚户区改造的房子也不愁交不起首付了”。

昔日老矿区 今日换新颜

经过三年的努力,矿区生产稳步发展。今年又投资150万元在老矿区修建3处休闲广场、2条矿区道路翻修,4个大院、3个小区实行了小区光明工程,封闭式管理。矿区、小区道路、小区楼道完善了夜间照明,53栋家属楼粉刷一新,600户职工乔迁新居桃苑小区,同时为了解决市里住户职工上下班的困难,又增开了一辆通勤车。如今,矿区坑坑洼洼的道路不见了,傍晚矿区灯火阑珊。春天花开了,草绿了。夏季晚风习习,职工家属有了纳凉的好去处,退休职工自发组织秧歌队,跳起了秧歌舞;秦腔自乐班的琴声琴韵在矿区上空回荡……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下峪口矿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巩固成果、加快发展、力争三年内实现矿井产能240万吨,成为安全有保障、发展有后劲、管理有秩序的集团公司标准化样板矿井的关键一年。与此同时,11月30日,下峪口煤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标志性工程——选煤厂主厂房正式开工。该工程总投资2.68亿元,共含27个分项目,设计能力300万吨。选煤厂项目对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确保龙门牌瘦精煤的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也将为韩城矿业公司的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姜玉琴)

上篇:安全管理实施“叫停”办法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12/20111220M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12/20/08270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