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
无意间看到矿区的一则启事,内容大致为“即日起,职工自用煤由原先的500多元涨至700元与市场价持平”。这意味着专属矿工的一项福利被取消,想想这则启事要出在全民储煤预冬的年代,那矿区还不得炸开了锅。可现如今矿区职工用上了便捷环保的天然气,矿上实施集中供暖,冬季职工家家户户温暖如春,煤早已不是职工家中的必须品,能不能买到自用煤更是无关痛痒的事了。
不过就在两年以前,作为取暖做饭的必须品,煤在矿区职工家庭里可不是一件小事,谁家一年还不用上一、两吨煤。所谓“自用煤”是矿工专享的一项福利,矿井以成本价向职工供应优质块煤,其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记得90年代末,市场原煤每吨约300元时,职工自用煤仅为每吨95元,“怎么样,谁说矿工待遇低,自用煤就是我们的专属特权”。
矿工自用煤以其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煤质,每年隆冬将至,都会引得全矿人民争相抢购。煤票销售处,天不亮就会有许多职工家属早早赶来排队购票买煤。由于和市场差价较大,职工自用煤也成为了煤贩子争抢的目标,在丰厚利润的驱动下,矿上供应职工的自用煤大量流失,始终是供不应求,职工群众也是怨声不断。为遏制这一现象,矿上采取了众多措施,包括限量销售、严审证明等,虽稍有缓解,但是也为职工购置自用煤设置了诸多门槛。当时职工买煤大致分三个步骤即:一、开具证明(至少三到四个部门审批);二、排队买煤票(没有三四天功夫总是不行的);三、排队拉煤(挑煤大干前可以休息几天)。职工买煤的曲折经历大致如下:
首先需凭单位证明和本地常住户口,由矿后勤、煤销科联合审批办理“煤本”,顺利的话两三天时间,且限购每人每年500公斤,别的不说,仅从数量上就远远不够,记得那会经常有人为了买到足够用量的自用煤,还得从亲友处有偿甚至高价借用“煤本”。待到所有证本备齐后,就到了买煤的关键环节买煤票,由于每天限量销售,大多数排在队伍后面的还没到窗口,煤票已经告罄,“怎么办,只有明天请早”大冷的天在露天地里晾几天,再买不到煤票,本人苦不堪言不说,回家还得挨老婆的埋怨。即便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费尽周折买到了煤票,还要到矿运输队挂号排队拉煤,少说得等两三天,高峰期等上十天半个月也是常事,好不容易轮到自己,买到了期盼已久的自用煤,接着还有手工拣矸、分装、担运等等……算起来职工买一次煤,顺利的话怎么也得十多天,当然家里还要有三五个壮劳力才行。
想着曾经买煤的不堪往事,又看了一眼墙上的启事,暗道:“作为矿工的我们,现在冬天有暖气,做饭用天然气,谁还要煤做什么,免费给我两吨煤,我愁得是没处放,自用煤何去何从,与我何干”。 (王石凹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