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 冯华英
路灯下,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蓬头垢面,衣衫单薄。下肢异常干瘪扭曲,站立不起。一张稚气的小脸被寒风吹得通红,在他的身边,有一个很旧的铁皮罐子。里面有些零钱,散散的。
常见景象,人们会漠然地走过。而此刻,我却驻步了。因为我看到了一个不曾见过的情景:他用两只小手支撑着身子,趴在地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书。街上的车来人往对他一点影响也没有,倒像是坐在一间书房里看书。我不知道他趴在这里有多久,看了多长时间的书,看着看着,脸上还不时露出会心的笑容,显得很开心的样子。
看书看出笑容来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那是一种心领神会的笑,是怡然自得的笑,这种笑虽然很自我,很寂静,却是发自骨子里的本能的笑,是真笑。让我倍感奇怪的是,这样的笑居然荡漾在一个残疾乞儿的脸上,而且是那么悠然,那么闲适。此刻正是吃晚饭的时候,他本不应该有这样的笑容,而应显出一副可怜相,向街人沿乞而去。可他没有这样,而是旁若无人地看着书,把乞讨和饥肠辘辘早已抛于脑后。那么专注,那么怡然,将整个身心都融入到书本之中……
他捧着的书很厚,算得了大部头,售价大概在三十多元左右。而他破旧的铁皮罐子里只散落着几张钱币,分明是个常常饿饭的主儿,怎会去购买一本贵书来看呢?那,书是窃的吗?不可能,因为他站立不起,哪还有那个本事?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本书是捡的。哦,丢弃书的人一定想不到,弃书正被一个残疾乞儿趴在地上如饥似渴地享受着。
出于好奇,我很想知道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让他如痴如醉。上前一看,让我吃惊不小,他看的居然是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这一瞬间,我被眼前这个聚精会神捧读世界名著的残疾乞丐彻底震撼了!
一个十二三岁的残疾乞丐在昏暗的路灯下捧读世界名著,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我在猜想,或许他太寂寞了,太饥饿了,唯有用书来打发时光,消解饥渴。从他那铁皮罐子里的几张角票就知道,他虽然受尽了冷漠,遭受了无数次白眼,也看惯了路人们的嘲笑。但从他那副阅读表情来看,这样的解释似乎又有些勉强。那就不由得冒出一个高的估计,既然乞儿不能有充足的生活享受,那就给自己的心灵补充一些养分吧。
他如此残疾,又是乞丐,怎会识字呢?我问他:“你上过学吗”?他抬眼看着我,确定是我在问他,他苦笑一下回道:“没有上过,我老子娘也残废,养不了我,所以……我是向小伙伴学识字。我把讨要来的钱给他们买些小玩具和零食,让他们教我读书认字。”我问他:“看得懂这些书吗?”他说,已经能看得懂了。我又问他书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是在垃圾桶捡来的。
临别时,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一脸郑重地说道:“阿姨,我叫王晓。”听到他的回答,我的心颤抖了。这个简单的名字在他严肃的语气里,在他乞儿的身份前,我听不出一丝卑微。将身上仅有的二十几元钱送到他的手上,他只是感激地望着我,但他的眼神告诉我,他读懂了我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