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某部门官员在第九届《财经》年会上建议,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二金”)可学习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市获取收益。他认为,全国有2万亿元的养老保险金余额分散在各省,住房公积金扣除贷款后余额还有2.1万亿元,如果这些资金组织起来,设立一个专门的投资机构或者委托一个机构,投资资本市场,对全体居民都大有好处。
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养老金和公积金的性质,以及中国股市多年展示的实质,都使得要让“二金”入市变得不合适,至少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二金”入市的条件不成熟。
在中国,养老金属于养命钱,公积金则属于安身钱,且由于中国老百姓目前收入还很低,“二金”不管做什么投资,都万万输不起。而目前虽然股市是中国少有的投资渠道之一,但是中国股市设立的初衷当时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困境,后来也一直没有摆脱其主要功能是“融资”的事实,所以中国股市重“圈钱”轻“分红”,也就是说,中国股市一直以来“投机”的成分远远高于“投资”职能,难以给“二金”这样的大资金特别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提供稳固的投资和增值机会。同时,中国股市二十年来暴涨暴跌,一直浸泡其中的投资者,无论是散户还是大资金,还是亏损的多、赢利的少,历史经验也表明“二金”不宜入市。
从中国股市环境来看,“二金”还不具有入市的条件。目前中国股市对于个股的炒作还是市场的一个主流表现,像“二金”这样的大资金入市,可能会造成一些股票的异动,影响市场公正。同时,“二金”入市,难以避免信息上的泄露,那些先知先觉者会提前在“二金”选择的个股上布局,并先于“二金”抛售,就是可能会出现“老鼠仓”现象。再者,二十年来中国股市还很少出现股价长期稳固增长的上市公司,倒是股价发生过山车式变化的公司不少,还有一些“地雷”频繁爆炸,所以让“二金”选择若干可以长期持有的股票是不现实的事情。 (陈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