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倾心帮扶困难职工 真情温暖三秦大地

——全省工会实施送温暖工程二十年综述

2023年08月31日

(上接一版)

积极推进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长效化

全省各级工会不断创新“送温暖”及帮扶工作的形式、内容和途径,深入调查摸底,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和“送温暖工程基金”,开展元旦春节走访慰问救济,推行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交友帮扶”,组织协调“企业心连心”对口帮扶,实施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程”和“创业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互助互济,推动政府解决困难职工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创建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送温暖”的新模式,使帮扶工作的领域和内容不断充实拓宽。特别是2002年以来,各级工会以“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为平台,形成了以元旦春节集中“送温暖”活动为龙头、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日常性帮扶救助为支柱、以特色主题活动为链条的工作整体布局。各级工会通过送钱物、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文化等实实在在的有效举措,大力推进“六个相结合”:把缓解急难的“输血”帮扶与促进脱贫的“造血”帮扶相结合,把“双节”集中帮扶与经常性帮扶相结合,把工会帮扶与利用社会力量帮扶相结合,把物化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结合,把实心帮扶职工朋友与虚心向职工群众学习相结合,把帮扶活动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不断拓展帮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了帮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初步建立起了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良好运行机制。

全省各级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成立以来,建立了工会就业服务机构112个,多渠道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免费进行技能培训。省总援助中心开设了近20个免费培训项目,各级援助中心都开设了内容丰富的技能培训。10年来,全省各级工会先后超额完成了两个“工会促进就业再就业三年目标任务”,累计免费技能培训91057人次、免费职业介绍331742人次。全省各级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和工会SYB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多形式、多层次对9432名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创业培训,并积极为各类自主创业人员提供后续支持。省总从2004年起每年组织“全省工会促进就业再就业大型免费招聘洽谈会”,全省各地工会统一时间、上下联动,扩大规模效应和社会影响。八年来的招聘洽谈会上,共有9746家用人单位到会招聘、提供岗位42.73万个,进场求职者66.21万人。

构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平台和窗口

2002年以来,省总和全省10市1区、107个县区工会的“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和部分产业、企业工会建立的180多个帮扶工作站,构成了省、市、县区和基层工会四级帮扶工作网络。全省各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集维权、帮扶、服务为一体,开设了“12351”维权服务热线电话,常年开展职业介绍、就业和创业技能培训、生活困难救济、金秋助学、医疗救助、协调处理来信来访、职工法律援助等多项职能业务,尽心竭力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10年来共对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给予生活救助369654人次、金额1.27亿元,其中省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本级生活救助47005人次、金额2211.85万元;共接待来访职工和农民工86650人次,法律咨询74135人次,法律援助3154人次,信访处理86650人次,处理“12351”职工维权热线电话47397次。各级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成为工会维权帮扶工作的特色品牌,受到广大职工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2001年初,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交友帮扶”动员大会,总结推广工会干部与困难职工“交朋友”活动经验,并以“省两办”名义下发文件,要求全省县处级以上党政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交朋友,进行结对帮扶,推动了“送温暖工程”由开始主要为工会一家组织到党政积极参与、全社会广泛关心的良好氛围。10年来,全省共有10万多名各级干部与12万多名困难职工结为帮扶对子,对密切党政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转变干部思想和工作作风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断推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向新的领域扩展

2002年,省总开展“百户困难职工入户调查”中发现,许多困难职工子女考上大学后却因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入学,省总紧急发动各级工会深入调查困难职工子女入学困难情况,并于秋季开学前率先在全省范围开展了“爱心助学”活动,给考上大学的贫困职工家庭子女资助路费和部分生活费。这是由工会最早发起、属全省最早的全省性、有组织、大规模的助学活动,在全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全社会助学活动的兴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3年在省总工会的倡导下,全省各级工会普遍组织开展了优势企业帮助困难企业的“企业心连心”活动,到2011年初,全省累计有650多家优势企业对口帮助700多户困难企业。优势企业对困难企业有的捐赠帮扶资金帮助解决职工生活困难,有的开展技术和项目援助,有的开展助学和其他公益性捐助,从多个层面、不同方位推动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解困脱贫,促进了全省“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

1996年,省总通过政府拨款、工会经费、社会各界和广大职工捐助、社会公益活动募集等办法,初步建立起1000多万元规模的省总本级“送温暖工程基金”,目前已达5000多万元。省政府至今仍每年向省总拨付“送温暖资金”200万元。目前,全省市、县区工会和基层单位建立了“送温暖基金”的有2629个、基金结存额2.15亿元。省财政对省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的资金支持从开始的一年200万元发展到了目前的一年1020万元,市、县区地方财政对同级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的资金支持也达到了一年2000多万元。2011年,省政府由财政拨付省总1290万元,专项用于全省各市、县区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改善办公条件、购置办公设备等基础建设。

经过20年不断努力,我省工会逐步推进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的送温暖工程长效机制,不断丰富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送温暖”和困难帮扶形式,建立了以元旦春节集中“送温暖”活动为龙头、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日常性帮扶救助为支柱、以突出特色的主题活动为链条的整体布局,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社会协同”的社会化“送温暖”和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局面,为广大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大办好事实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温暖工程”和“帮扶中心”已成为全省工会工作的重要“品牌”。省总工会开展的“创业工程”被命名为“全国工会促进再就业工作示范行动”,省总工会先后被评为“全国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先进单位”,“全国工会职业介绍示范点”和“陕西省就业培训先进集体”和“全省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 本报记者 阎冬

上篇:延长石油打造能化基地环保典范
下篇:延长石油集团公司与中国地质大学签署协议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12/20111229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12/29/08298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