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打造“一县一品”特色

——白水县成立“农家乐”旅游行业工会联合会小记

2023年09月16日

汽车穿行在白水县乡间的小路上,两旁收获了的苹果树只剩下干枯的枝条,在深冬的寒风里显得有些苍凉。但与这份萧瑟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苹果人家55号”里热乎的饭菜和暖融融的农家气氛。

听特色方言、尝农家饭菜,字里行间流露着乡间的质朴。2004年白水县北井头乡富卓村依托苹果产业建立起“苹果人家”农家乐,短短几年时间,已从最初的16家发展到现在的80家,朱三峰夫妇经营的“苹果人家55号”便是其中的一户。如今,“苹果人家”的不断发展成为了富卓村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走出了一条由“小苹果产业”带动“大苹果文化”的发展道路。

“农家乐”旅游建设持续升温,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直接带动从业人员500多人,一些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因为没有统一的用工标准,职工随意“跳槽”给经营户带来一定影响。经营户和职工之间缺少沟通渠道,劳动关系矛盾往往是“小事变大、大事变剧烈”。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白水县总工会突破传统建会思维,2011年6月起,在县旅游局工会的配合下,成立首家“农家乐”旅游行业工会联合会,为同行业间搭建起互相学习的平台。“农家乐”旅游行业工会联合会吸纳了富卓苹果人家、锦秀农家乐、仓颉农家乐、湖畔人家等78家“农家乐”个体经营户,从业者264人入会。

行业工会建立起来后,如何让工会组织“活起来,转起来”,成了他们的首要任务。78家经营户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委员12人、主席1人。新当选的行业工会主席朱忠芳,代表职工与业主签订了《农家乐旅游行业性劳动合同》和《农家乐旅游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资分配也由“商户自定”向“统一标准”转变,大大改善了行业内用工的无序竞争状态。

“工会出面,统一了工资标准,全村按照每月800元执行。这样,外来打工的人群就相对稳定下来了。”朱忠芳说。“针对厨艺、礼仪这些内容,工会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培训,也让农家乐在服务上达到了统一的标准。除此之外,村里的主要产业是苹果和农家乐,男人出去打工。每年年终,工会以座谈会的形式把回乡的农民工组织在一起,交流信息,学习政策,努力让他们知道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朱三峰夫妇经营的“苹果人家55号”,现在已经用了4名职工。“每个职工都有详细的劳动合同和保险福利。”去年8月份,妻子朱红莉参加了工会组织的厨艺培训。“苹果做菜,豆腐做菜,15天学会了32样,这在以前,想都想不出来。”朱红莉很惊讶这样的创新。

利用自身特点,建立行业性工会,正是白水县总工会打造“一县一品”特色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亮点。朱忠芳表示,他们会将流动性的培训制度化,充分调动旅游行业广大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更好地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维护旅游企业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刘楠

上篇:让制度解决欠薪成为常态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1/20120106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1/06/15806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