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工网头条《节后用工新变化:招工难蔓延至内地薪酬成农民工用脚投票关键》,对当下国内出现的招工难问题进行了报道。面对这个困局,一些用工需求地政府和企业纷纷创新举措吸引农民工,但效果并不理想。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农民工群体也在不断成熟。很多时候,他们找工作并非简单考虑生存问题,更多考虑的是生存得好的问题,要解决农民工“用脚投票”的问题,必须从尊重他们开始。
尊重农民工,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出发,要让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留下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各级政府、工会组织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
企业要转变观念,尽快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提高外来务工者的待遇,让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里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完善农民工的各种社会保险,加快企业外来工文化建设,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有归属感,愿意留在企业。
各级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当他们遇到劳动争议的时候,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能够成为农民工的坚强后盾。同时,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要积极组织对农民工群体的培训工作,让尽可能多的进诚务工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成为技术工人,让他们能够在现代化企业里面立住脚,靠技术吃饭。
去年,有的地方取消“农民工”这一称谓,一度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这虽然只是个称谓问题,却看得出整个社会对农民工待遇的关切。如果他们实现了体面劳动,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那么叫“农民工”是不是还有歧视意味呢?到那时,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留下呢? (赵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