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紫阳县城关镇的塘么子沟村,在3年前还是全县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出门靠走路、吃水用肩挑、照明电价高、上学要寄宿。如今,村里的水泥硬化路直通各家各户,肩挑背扛已成为历史,农户还在村里办起了小型茶叶加工厂,村内学校、卫生室、社区服务中心一应俱全,面对全村的变化,村支书朱付鹏激动地说:“这都是省工信厅倾情帮扶的结果。”
在紫阳县城关镇塘么子沟村帮扶期间,投资50万元新建村级小学一所,解决了该村学龄儿童上学难问题。同时,还帮建村活动室1所,新修、硬化公路村级4公里,改造农电6杆公里,结束了边远村组用电高达1.5元每度的历史,发展茶园2000亩,帮扶村级小型茶叶加厂3个;在蒿坪镇蒿坪村帮扶期间,针对该村基础设施薄弱这一问题,在水、路、桥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努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修建了一条新村大道,一座桥梁,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过河难”问题。2010年“7·18”特大洪灾发生后,立即组织厅机关干部捐款,在第一时间将募集的10万元捐款及时送到该村;在帮扶对口贫困村的同时,省工交办还从该县致贫的根源入手,围绕富硒茶和富硒食品开发两大重点,为该县争取富硒绿茶全程清洁化生产线技术改造和富硒魔芋精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8个,累计争取项目资金560多万元,当了解到该县乡镇扶贫机构办公设施落后,严重影响了扶贫工作效率,还拿出10万元该县扶贫系统购置了电脑和打印机。
近10年来,省工信厅先后30多次带领相关人员赴紫阳县进行实地调研,与村民座谈,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努力在“贫”字上找根源,在“扶”字上下功夫,急群众所急,干群众所盼,十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千万元,先后帮扶3个贫困村走出困境。(刘全军 邱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