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在刚刚召开的省总工会十二届六次全委会议上,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产业、市和企业工会主席,他们就今年的工作谈了自己的新思路和新打算——

围绕主题 紧扣主线 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2023年09月16日

为军工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访省总工会副主席、省国防工会主任刘碧芳

见到省总工会副主席、省国防工会主任刘碧芳已是晚上8点多,送走房间里的客人,她利落地收拾好桌上的材料,递给记者一杯茶水。在微微晕黄的灯光下,这位素来干练、睿智的领导,显露出亲和、温柔的一面。说起军工企业,国防系统,不少人心中都会浮现出“神秘”这个印象。森严的保密机制,复杂的访问程序,逐渐将这个庞大的系统“封闭”起来。这份“神秘”自然而然地成了本次采访的开场白……

“国防工会有它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个是工作基础好,党政特别重视,另一个是职工素质普遍较高。因为保密,造成了系统内部比较封闭。”谈起工会工作,刘碧芳略显疲惫的面孔一下亮了起来。“从今年起,我们想把国防工会建设成服务型、学习型、外向型的工会组织。国防工会也要走出去,要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方精神文明方面发挥作用。”

“作为一个工会主席,头脑要清醒。工会工作始终要保持政治性、先进性和引领性,发挥它的社会支柱作用。”对于新时期的工会工作,刘碧芳有自己的定位。包括维权、企业文化建设,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工作,都应该把“三性”渗透在工作当中。她认为,在这样的基础下如何开展工作,是工会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围绕建设经济强省这个目标,我们提出了军民结合,劳动竞赛。我认为,军工企业在陕西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应该是国防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展望2012年,刘碧芳表示,国防工会将切实找准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加强职工群众工作、推进职工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推行“两个普遍”,突出维权帮扶和职工素质提升,并将注意力放在工资集体协商、企业职工群体的服务上。

“工资集体协商是国防工会的重点工作。我们把它作为企业评选先进的一个必备条件。”刘碧芳坦言,也有个别企业跟她反映,协商条件不成熟。“无论如何,必须迈出这一步,重要的是形成一种职工参与协商的机制。去年,国防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达到了85%,我们今年力争超过90%。”

作为国防工会的带头人,刘碧芳时刻在思索如何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最近,我们提出工会干部进百户企业,访千名职工,帮助职工群众解决难题,解千件难事。在这个过程中,看看职工思想上有什么问题,维权方面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为此,国防工会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以此次走百家活动为切入点,在了解民情基层上、规划好新的工会工作。“每个干部回来都要写调研报告,为工会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相信调研结果对和谐企业建设,工资集体协商,困难职工资助,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采访的最后,刘碧芳表示,国防工会的干部要进一步贴近职工,通过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为职工排忧解难,将职工团结在工会周围,党政周围,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刘楠

奋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有位”的工会组织

——访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乔春芳

省总工会十二届六次全委会议的胜利召开,为加快全省工运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刚开会归来的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乔春芳,信心满怀对笔者谈起今年宝鸡市的工会工作。他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省总全委会和市党代会精神,努力实现“全省一流、全国有位”的工会工作目标。“三创一繁荣”是宝鸡工会工作的靓丽品牌,今年宝鸡市总将如何深化这一活动,服务率先发展。乔春芳说,具体就是下好四步“工运棋”:一是组织窗口单位“创优”,营造最佳环境。以“六比六看”为内容,以争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为目标,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服务单位和优质服务明星活动,营造最佳投资发展环境;二是组织企业工会创新,推动转型突破,组织广大职工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发明创造、技术创新和创先争优劳动竞赛活动,激励广大职工为建设和谐新宝鸡建功立业。三是鼓励职工创业,促进富民强市。深入开展“培育千名创业者、带动万人再就业”活动,激励职工干事创业。四是打造“四大品牌”,繁荣职工文化。做大做强职工艺术团、职工激情广场、职工电影放映队、职工书屋“四大品牌”,组建成立市职工文联,发挥职工激情广场、职工文化体育总团的作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发展活力。

今年全总提出了“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省总启动了“派万名干部、进万家企业、访万户家庭、帮万名职工”活动。那么,宝鸡如何加强工会干部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职工、服务发展的水平?乔春芳说,结合宝鸡实际,市总将启动“工会干部下基层、服务职工送温馨”活动。当前,切实抓好为期半年时间的以“六扫除六确立”为主要内容的思想纪律作风大整顿活动,通过集中学习、查摆问题、整改提高,着力推动工会干部思想观念有新转变、工作作风有新改进、重点工作有新突破、服务群众有新举措、加快发展有新业绩。深入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和“书香陈仓、文明宝鸡”职工读书活动,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职工队伍,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中的主力军作用。

“组织全市2000多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继续开展结对交友帮扶活动,问计于基层,问需于职工,切实抓好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乔春芳说,“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坚持重心下移,面对面与职工交流,倾听职工呼声,实打实为职工服务,依托职工帮扶中心、职工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爱心超市等载体,围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关爱女职工行动等活动,尽心竭力解决广大职工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谢红江)

2012:文化建设+幸福感

——访陕西省邮政工会主席周养俊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如何在新的一年里夯实基础,开拓新路,全面推进工会工作踏上新台阶成了全省各级工会所思考的问题。2月9日,在省总工会十二届六次全委会议上,记者专访了省邮政工会主席周养俊。

在省工疗的院子里,记者见到了刚刚参加完讨论的工会主席周养俊,一只手拿着小组讨论的材料,一只手拿着电话。“对不起,刚刚开完小组讨论,心里对工作又有了点小想法,想给同事讲讲,看能不能执行。”见着记者,周主席连连表示歉意。冷风中的他穿着一身黑色的呢子外套,在电话中井井有条地向电话那端的人布置着工作,时不时蹙眉,时不时又开怀大笑,十分钟后,他挂断电话,将视线转到记者身上。

刚刚过去的2011年,陕西省邮政工会深入开展了经济技术创新、“职工之家”创建、“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等多项活动,充分履行工会组织职能,积极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和生活保障,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在新的一年里,对于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周养俊用“两条主线”、“四个提升”、“五项任务”将工会2012年的工作罗列出来,用他自己的话说:“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其实就一句话:提升职工满意度,搞好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创造新成果,展示新作为。”

据周养俊介绍,2012年,陕西省邮政工会将围绕“关注职工生产生活状况、关注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这两条主线,确保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积极成果,提升职工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促进企业和职工共建共享。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来团结陕西邮政队伍,展示企业新形象。周养俊说:“要实现上述的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先实现四个提升。一是工会自身能力的提升。要提高我们工会干部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激情,吸纳更多职工融入工会大家庭;二是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我们要着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技术技能等素质,增强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推进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培养一批优秀的生产、经营、营销、技术、管理类人才,为推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保持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三是女工价值的提升。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营销服务的方式为女职工搭建展示风采、提升素质、实现自我价值和晋升的平台;最后就是基层工作水平的提升。加强对班组、支局所工会小组的指导、检查、考核,做好班务公开、局务公开,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全面提高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说到2012年省邮政工会工作具体实施中的亮点,周养俊说,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工会将组织开展全省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系列展示活动,如职工礼仪知识大赛、职工歌手大赛,组织西安邮政艺术团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等。此外,为巩固陕西邮政职工体育工作的优良传统,省邮政工会正在筹备首届职工综合运动会。“相信这次运动会的举行将全面展示邮政职工的风采,也将反映我们工会工作的最新成果。”

本报记者 鄢山宇

实打实接地气服务职工

——访中铁宝桥集团工会主席梁世来

初见梁世来,在省总工会的分组讨论会上,接近6点,他才和小组成员一起走出会议室。作为最后一个结束讨论的小组,会场上热烈的气氛让他的情绪始终相当振奋。谈话间,他不时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在密密麻麻近10页的记录中选取一些要点和感触。这股认真劲,不得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铁宝桥集团主要生产钢梁钢结构、铁路道岔、高锰钢辙叉、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和门式起重机等产品,现有职工5500余人。集团公司两度蝉联“全国文明单位”殊荣,2011年被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2012年,是中铁宝桥集团攻坚克难,全力推进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年,也是集团工会如何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力争为促进企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的奋斗年。我们的总体要求是,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鼓实劲、干实事、求实效;牢牢抓住构建和谐企业重点,不断健全完善依法、主动、科学维权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各级工会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执行力、服务力和创新力。”他的开场白很干脆,字里行间透漏着一份敢想敢做的自信。

职工的综合素质,是企业软实力的象征。“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对企业长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比如对劳务派遣工,工作好的就得给他转正。”梁世来认为,企业竞争到最后,实际上是人才素质高低的一种竞争,职工队伍建设非常重要。“要给职工送技能!中国中铁树立了窦铁成这个产业工人典型,对咱们的技术工人,我们办了很多技术夜校,利用业余时间,让职工缺什么补什么,缺什么学什么。”这个做了8年电工,一步步从职工中成长起来的工会主席,对职工的事最是上心。

近年来,中铁宝桥集团支持各单位广泛开展“铁成职工夜校”、“青工技能培训班”、“每周一题”和“每月一讲”等岗位技能学习活动;不断加强“拜师学艺”师技传承机制的跟踪管理与考核。积极推动“专家型职工学习工作室”的创建,重视发挥“专家型职工”、“金牌职工”和“首席职工”的影响力与带动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企业创造了34年持续盈利的非凡业绩。

梁世来打趣地说:“用句时髦的话说,就是职业生涯设计,给职工开辟一个上升通道。专业技术人员,也有上升通道,我们设立了一级专家、首席专家、拔尖人才这些称号。走专业技术这条路,照样可以达到人生的顶点,我们首席专家的收入直逼企业副总呢。”拿起手边的茶水杯,他润了润嗓子继续道:“工会倡导的面对面、心贴心活动,实际上就是把温暖送给职工。我们集团开展的不让一名困难职工生活在当地的贫困线以下,不让一名困难职工的孩子上不起学,不让一名困难职工看不起病的三不让活动,就是一个具体体现。”他举个了例子:“比如我们的职工生病住院,门槛费全报销。职工个人医保中自己负担的那一部分,再报销70%。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宝桥集团都不存在,职工很是满意。”在他心里,职工的满意,才是对他工作的最大肯定。

“在我们2012年工作计划里,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基层,就是要接地气,要了解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梁世来的语气很坚定:“贴近生产一线,努力为职工群众服。务。我相信集团各级工会能做到。”

本报记者 刘楠

努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帮扶水平

——访陕汽集团工会主席同亚莉

2月8日至9日,省总工会十二届六次全委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工会组织要扎实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把“派万名干部、进万家企业、访万户家庭、帮万名职工”活动作为今年全省工会工作的主线,高度重视、充分准备、精心筹划,带着感情和爱心深入基层,转变作风,实实在在地为职工群众解决一些问题。

会上,记者就企业工会在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开展帮扶工作采访了陕汽集团工会主席同亚莉。

在会务组安排的房间里,窗外呼呼的西北风和房间里温暖的灯光形成鲜明的对比,同亚莉一进来就握着记者的手,“你久等了,我们开始吧。”干练的短发、知性的浅紫色毛衣以及较快的语速都告诉记者,这个女人真能干。

“做好职工的服务及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是工会的主要职责,是体现为党政分忧、为企业服务、为职工说话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亚莉告诉记者,2012年他们将“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派万名干部、进万家企业、访万户家庭、帮万名职工”活动作为企业工会全年的重点工作,决不能让一位困难职工因为生活困难而过不下去,决不能让一名困难职工子女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全力以赴帮助困难职工走出困境。

“如何让困难职工早日摆脱困境,关键是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帮扶机制,做到困难职工有人管、有钱帮、随时帮。”同亚莉告诉记者,要想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不仅需要注意了解掌握困难职工的特殊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好源头参与作用,研究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开展好帮扶工作,尤其是公司老职工和新进公司职工。其次,还要通过企业“帮扶基金”的充实,对因病等困难职工实施有效及时帮扶。最后,还要及时掌握分析困难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建立并动态管理困难职工档案,探索多类型、多层次的帮扶项目,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在新的形式下,光有帮扶机制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要有新的帮扶措施,这样才能彻底做好帮扶工作”。在新的形式下,还得要有新的帮扶措施,才能彻底做好帮扶工作。”在同亚莉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前我们注重物质上的、现阶段的帮扶,可开了这次会后,我意识到光有这些日常的帮扶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做出改变,长远帮扶必须纳入到帮扶工作中。”

同亚莉告诉记者,下一步,她准备在日常帮扶机制下,在困难职工中开展岗位帮扶活动,帮他们安排学习计划,从而掌握新的技术、新的技能,获得新岗位。“只有职工自己站起来了,这个家庭才真正强大了。”此外,同亚莉也强调,不能放松对青年职工的帮扶,“青年职工现在还没有成家,对于生活压力也没有具体的概念,为了保证他们不被时代淘汰,工会也要对他们大力开展技能、技术培训,积极推动‘岗位成才’等练武活动,让青年职工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提高自我能力,获得更好的职位,赢得更好的人生。”

本报记者 鄢山宇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2/20120215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2/15/15925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