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市对口劳务协作和产业转移洽谈会上负责人签约后合影。 本报记者 郭玉军 摄
本报讯 16日下午,在西安召开的九省市对口劳务协作和产业转移洽谈会上,陕西省总工会与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8家省市总工会达成了省际劳务输出和维权合作协议,以便密切和加强九省市之间劳务输出、输入地工会的工作配合,切实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开展省际劳务协作和产业转移,是发挥工会组织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积极作用的一个新举措。在当天的洽谈会上,经全总牵线搭桥,陕西等九省市总工会协定:要按照全总“一次入会、持续转接、全国通用、进出登记”的会员会籍管理制度,共同做好务工人员的会籍转移接续工作。同时建立劳务输出、输入地工会之间法律援助和帮扶联运协作机制,输入地工会要及时为有维权需求的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并将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外地务工人员纳入当地工会帮扶救助体系;输出地工会要根据输入地工会需求及时提供困难人员的真实信息,共同做好维权工作。九省市总工会通过协议,进一步深化了联动维权机制,对招工单位的用工行为和劳动合同履约情况共同进行监督,督促用人单位按照相关规定支付务工人员劳动报酬,及时缴纳社保费用,并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输出地工会还要加强对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和法律政策培训,引导组织务工人员有序转移流动;输入地工会帮助务工人员落实用工单位并指导签订好劳动合同。
为建立比较稳定的中长期劳务供需和产业转移关系,洽谈会上,陕西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陕西凌云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我省的职业院校、就业服务机构和企业与其他8个省市的用人单位开展了面对面的劳务协作和产业转移洽谈。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