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星期三,省图书馆一楼举行招聘会。当日,记者以一名三本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身份,来到招聘会现场,亲身体验求职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为确保信息准确,记者采用真名真姓的形式,制作了一份个人简历。早上9点钟,省图门口求职者已熙熙攘攘。进入求职会场后,看到的是各种类型的招聘单位和学生队伍。由于记者之前有过电话营销的经历,因此希望工作能有一定自主权,最好在室外工作。抱着这个目的,记者在人潮中来回穿梭。
在会场走了一遍后,记者决定先试着应聘驾驶员岗位。原以为凭自己一年的驾龄能求得一份工作,可一了解,各单位对求职者要求除了三证齐全外,驾龄不得少于三年。仅此一条,司机的尝试失败了。西安和平果业有限公司招派送员,要求在未央区草滩一带上班,记者家住南郊长安区,显然不合适。右手边的航天北塬技贸公司倒是离家近,可招聘电工和水工要求必须是学理科出身,并且有一年工作经验,这一行也不可能。
当日的求职经历令记者无奈。某通信公司在招聘电话客服,记者正在犹豫是否进行尝试,一位礼仪小姐走来,亲切地说道:“先生不好意思,我们只招女士,请麻烦您把路让开,我们要接待别的求职者。”转了一会,看到一家技校招美发助理,记者倒是愿意去尝试,可和该单位一名女士聊了两句,对方就以“气质不够”表明了态度。面对如此答复,记者只能无奈离开。可没走两步,就被一名男士拉住。“先生不好意思,她是我们新来的不懂规矩,你别介意。现在招人难,已经无所谓形象、气质了,像你学历这么高,这一行一定可以干好。”他的态度倒是很和善,可一方面是出于自尊心作怪,另一方面也联想到这个行业确实需要那些形象好、气质佳的人,至于学历,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如此这般,记者只好走人。
走出招聘会现场,已是中午时分。一个上午下来,记者共投出9份简历,可之后的三天,记者仅收到3家单位的面试通知,于是逐个走访。首先是为三宝双喜房地产做卖房工作,对方开出工资为每月1200元的基本工资外加10%的业务提成。另一家是航天特色医药品的会场营销,工资和前者差不多。考虑到今年房地产的不景气,以及卖房工作的压力,记者选择了后者。可从2月10日记者面试后,再未收到任何通知。无奈之下,记者只好选择位于朱雀门的四川会馆从事吧员工作。
可即便做吧员,也不是那么顺利。在面试的时候,服务部经理要求记者当场把苹果切成花的形状。记者多番尝试未果后,经理坦言:“吧员不是一个随便的工作,它和收银台连在一起,没有经验和责任心的人,不能一开始就上任。由于对你不了解,建议你先从保安干起,只要做得出色,以后才能担任吧员。”于是,记者决定听从安排。
次日下午,记者在四川会馆门口当了三个半小时的保安。这段时间内,除了正常的看车工作外,其余时间都无事可做。等到下班,记者就告别了这份临时工作。
求职体验:几日求职,不是到处碰壁,就是专业不对口。记者作为20出头的年轻人求职已如此不易,“4050”人员求职的艰难更是可想而知。希望中央实施的积极就业政策能实实在在得到落实,有关部门为劳动者就业创造更多的渠道,让就业不再艰难。
本报记者 岳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