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银行业令人咋舌的“暴利”从何而来

2023年09月16日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去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11年总资产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412亿元,创历史新高。按此计算,商业银行去年平均每天赚得约28.5亿元。

银行业如此“暴利”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就在前不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公开表示,“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已经不仅大幅高于工业,而且高于石油和烟草。”据其计算,银行的人均净利润竟然达到了工业企业的12倍。有银行行长曾经感叹:“银行利润太高了,都不好意思公布。”

这种令人咋舌的“暴利”因何而来?利差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我国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准入和管理制度,国有大型银行之间缺乏有效竞争,以至于可以独享高额垄断利润。而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利差。据统计,仅强制性的存贷利率差,每年即可产生1万余亿元的利润,占国有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80%。

据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分析,目前以手续费及佣金为主的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种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获得的手续费收入才是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反观国内一些银行,目前依然靠“吃利差”过“肥日子”。这无论对社会经济还是自身发展,都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

银行凭垄断之势“吃利差”,严重侵蚀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比如在“4万亿救市计划”中,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往往借贷无门,以至于很多中小企业被推向“高利贷”的深渊,或亏损倒闭,或发生前不久温州等地那样的“借贷危机”。此外,存贷款“息差”过高,也有变相盘剥储户之嫌,再加上银行花样繁多的“手续费”和“金融创新”项目,银行可谓“两头食利”。

如何促使国内银行走出“垄断-利差”的业务模式,以笔者之见,既要扶持民间金融,引入市场竞争;又要缩减利差,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激发银行业务创新的积极性。 □薛世君

上篇:凭什么一份快餐卖380元
下篇:为贪官求情的公函刺痛了谁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2/20120224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2/24/15954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