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跃是四川巴州人,十年前来西安打工。如今,交友广泛的他已经成为一名包工头。2011年7月起,韩跃应古都公司二公司的邀约,带着自己的十多名巴州老乡,来到丰裕口村繁荣小区建筑工地负责1至6楼的水电安装。按合同规定,韩跃班组总工程为36万,其中古都公司在工程完后先支付70%,如此也有25.6万。
在合同签订完后,韩跃带着工友开始干活。不到三个月,就已经干至六楼封顶,合同内的工程全部完成。但工程开发商阳春公司张建华先生决定增建7楼,并对之前别的工队负责的2至4楼线路预埋并不满意,责令重新预埋。于是,古都公司又为韩跃班组安排了新的工作量,即2至4楼的线路二次预埋,以及新增的7楼水电预埋工程。10月27日,韩跃班组的任务量全部完成。
然而,民工们的辛苦却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之后的两个月,古都公司仅向韩跃班组支付了2.45万元,距离合同约定,至少还有23.15万元的差距。在与开发商阳春公司的交涉中,对方表示已经把所有工程款都付给了承建单位古都公司,而古都公司负责人何建春却一再表示:“单位资金有限,必须等开发商卖了房,才能付得起民工工资。”对此,韩跃表示很不理解,“开发商卖房,关承建单位什么事?”
眼看年底将至,民工们都要回四川老家,工资却仍然没有着落。无奈之下,韩跃及副手岳昭带着十名民工前往西安市劳动监察大队,请求法律援助。但该部门工作人员却告诉他,这只是一件劳务合同纠纷。如果要维护这十位民工的权益,韩跃将作为第一当事人,接受法律制裁。
如此这般,韩跃表示:“自己已经是被逼上绝境。”在与古都公司多番协商未果的情况下,韩跃及副手岳昭自掏腰包,依靠自己多年的积蓄,终于赶在2012年1月中旬,将6万元人工费支付给了十位民工。事后,韩跃回忆说:“别人的工资一定要先付清,哪怕还有人欠我的钱。”而副手岳昭对于自己的遭遇,则显得很是不满:“他们是民工,我虽是包工,但也是民工。辛苦干了三个月,不赚反赔,这叫个什么事?”
春节过后,韩跃从四川回到了西安。他和岳昭一起,又多次找古都公司和开发商阳春公司,可对方都已“资金不足、暂时无法支付”为由,希望推后处理。“奔波了这么久,全是无用功。他们的答复朝令夕改,我都不知道开发商把钱给建筑单位了没有?”韩跃无比困惑,向本报记者这样说。
记者了解情况后,于2012年3月2日亲赴建筑工地现场查看。丰裕口繁荣小区现在仅施工一半,里面诸多设施尚未完成。据了解,由于施工方未能按时向职工支付工资,因此没有分包方愿意参与,整个工程已经停滞。如此情形下,又有谁愿意买房?
面对对方的一再拖延,韩跃等人渐渐失去了耐性。经过不断施加压力,3月4日,开发商阳春公司负责人张建华,古都公司二公司负责人何建春终于和韩跃等人坐在了一起,就此事进行最后的协商。张建华表示,由于投资失败,开发商已经不准备继续卖房,至于拖欠的工钱,会向上面领导反映。能付款争取早日付清,如果还不了工程款,则会以房抵押。至于结果,会在两周内回复韩跃等人及古都公司。
这一回的答复,终于压住了韩跃等人心头的怒火。现在的韩跃和岳昭两人,仍居住在长安区,并试图寻找新的合作项目。关于此事的结果,韩跃表示会在两周内等待阳春公司的回复。“如果两周后,还是没有一点音信的话,我们只能法庭上见了。”
本报记者 岳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