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凤岗
我在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拜谒了成吉思汗纪念馆。
榆中,是兰州市的辖县。兰州市区年降雨量仅300毫米,到处是濯濯童山。兴隆山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年降雨量达500多毫米。因此,山中到处是参天大树,成了绿色的海洋。山上亭台楼阁比比皆是,是省内著名的旅游区。解放前,蒋介石、张治中等都曾到此小憩。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元帅曾来这里游览,山上建有“朱德亭”以纪此事。
山麓中,有一院颇具规模的佛寺,俗称大佛寺。院内有四株云杉,都非常端直,其中一株高达二十米。其正殿叫大雄宝殿,同时也是成吉思汗纪念馆。
殿内佛像前侧,供奉着成吉思汗的大型塑像,威武庄严,栩栩如生。殿内陈列有成吉思汗与皇妃忽兰哈敦之银棺,以及大汗的马鞍、战刀、宝剑、弓箭、银碗等,都是复制品。此外,还陈列有记录成吉思汗及蒙古族历史的蒙、汉文书籍。
殿内悬挂有讴歌成吉思汗赫赫战功的题词多幅。其中有些是国民政府要员在1939年撰写的,如于右任题的:“兴隆山畔高歌,曾瞻无敌金戈,遗诏焚香读过,大王问我:何时收复山河?”。如阎锡山的对联:“铁骑任纵横,一代武功成大统;威名震欧亚,千秋盛兴说元朝”。邓宝珊的对联为:“勋业满乾坤,想当年叱咤风云纵横欧亚;寇氛连华夏,看此日仓皇戎马凭吊英雄”。
我在参观了殿内的文物后,再次瞻仰着“一代天骄”的塑像,想了很久。
我想,成吉思汗去世已经700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蒙、汉各族人民没有忘记他,依然崇敬他。这是由于大汗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各族人民奋勇前进。那么,什么是大汗精神呢?就是敢于藐视一切强大的对手,不断进取,永当强者。
我又想:为什么在抗日战争时期,成吉思汗会受到隆重的祭祀呢?原因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领导者希望人民发扬大汗的精神,拿起武器,奋起抗击强暴的侵略军。这种作法当然不能算错。但是如果在国难发生之前,就能发扬大汗的精神,岂不更好!
我在殿内的“留言薄”上,写下了一行字:搞和平建设,更需要成吉思汗的精神! (陕煤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