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维权不能仅靠“3·15”这一天

2023年09月17日

本报讯 昨日上午,在西安钟鼓楼广场西安质监局举办的“3·15”消费者权益宣传活动现场,已经65岁的市民张大爷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玉请现场珠宝鉴定人员辨认真假,这名工作人员用放大镜看了几秒钟。随即认为这块玉“有点问题”,但当张大爷询问到底是什么问题时,工作人员回答:“我也不太清楚。”张大爷感到哭笑不得:“你这说了等于没说。”他觉得每年“3·15”举办的类似活动已经形式化,“没啥实际作用。”

不仅仅是张大爷这样认为,记者在宣传活动现场看到,前来咨询的市民大多以老年人为主,很多中青年市民从西大街路过“3·15活动”时,仅仅看了一眼便继续了自己的脚步。大学生小李告诉记者:“从我记事起,每年这时候都有什么宣传活动,但感觉西安现在消费环境还是那样,“3·15”我觉得就是形式,也可能我没有体会到过“3·15”给我带来的好处,我曾经打过消费者的投诉电话,可是却没有任何回音。”在宣传活动现场看热闹的市民李先生表示,类似的活动每年都有“记得前年就在这,还是“3·15”,只是主办方换了,我就是来看看热闹。”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是在活动现场看热闹,刘大妈就在这儿待了一个多小时,她认真填写了多个调查问卷,也拿了很多份涉及食品安全、计量鉴定的相关资料,在上面可以看到《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等的介绍,刘大妈说:“多了解些毕竟是有好处,防止买东西受骗么。”

市民李先生在宣传活动现场投诉了他遭遇“霸王条款”的经过:他所居住的小区只能安装一家网络运营商的网络服务,没有选择权,并且是强制性的“不转不退”,他为解决此事努力了很久:“我现在不在那住了,但网却没法退,这事以前也投诉过,没有结果,今天看这儿有活动,就来试一试吧。”现场的工作人员很热心,也让李先生多了一丝希望,但他很疑惑:“难道只有在“3·15”的时候,才给解决问题?那其他时候遇到消费侵权咋办?”

记者在活动现场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市民都曾遭遇过大大小小的侵权事件,涉及食品、汽车、服装、网购等多个领域。对于消费侵权,几名市民笑称:“已经司空见惯了。”市民们普遍觉得“3·15”时候才能可能解决自身消费权益被侵犯的事情:“这段时间因为媒体都在宣传,相关部门监管也比较严格,商家也收敛一些,应该能起点作用,平时投诉商家根本不理你。”

张女士带着儿子逛街时来到这里,她发现在宣传活动宣传还有多个商家的宣传牌。“我觉得这就是借“3·15”的机会,来做宣传,这些企业平时如果做得好一点,哪来那么多的侵权案件。”她指着某眼镜行的验光宣传牌,无奈地说。

“消费者权益维护功课应在平时多下功夫,消费者遇到的那么多问题不是靠‘3·15’一天就能全部解决的。”她说。

本报记者 李国栋

上篇:河南设立劳动者权益保护审判庭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3/20120316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3/16/16279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