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普普通通的“银行”,它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有着明细的账目报表;然而,这又是一家特殊的银行,存进去的不只是金钱,还有爱心和奉献:义务打扫社区卫生、照顾孤寡老人、提供就业帮扶等善举都可以作作为一笔笔“储蓄”存进银行里。这就是西京公司西京社区的“爱心银行”,从2003年7月成立至今它已经吸引了几千名社区居民加入,大家用真挚的爱心书写了一个个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爱的故事。
困难职工多“爱心银行”来帮忙
位于西安市电子西街西京社区是西京公司的职工小区。作为一家老国有企业,西京公司职工人数多,退休职工和下岗职工也多,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加之企业职工收入普遍偏低,因贫致穷的家庭也不少。2004年前后,西京电气总公司原四厂破产后,不少职工和居民的生活陷入困境。而这家“爱心银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爱心志愿者张顺根,义务为居民何女士通下水管道,计入爱心时间36分钟;爱心志愿者赵素娥等8人,义务清理“小广告”,分别计入爱心时间45分钟……在西京社区办公室,看到几个类似银行存折的卡片,里面记录着居民们的每一次爱心行动。
这些都是社区“爱心银行”为居民办理的小存折,通过它存取的不是货币,而是由社区居民参与爱心行动换算而来的“时间”。当自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就可以从该银行支取相应的“被服务时间”。
是什么原因让西京社区居委会主任赵越英想起要开始“爱心时间储存”服务的呢?赵越英向记者道出了原委:“社区老人多,他们在生活料理、寻医问药及心理慰藉等方面需求多。另一方面,很多离退休的居民身体健康,能够提供强度不大、力所能及的服务,一些下岗职工以及“4050”人员,也有一技之长,却发挥不了。”
“要是能把这两方面的供需关系平衡起来,就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了。”摸底后,赵越英和社区干部们借鉴外地经验,结合社区实际,经过几个月的准备,首先组织社区党员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将慰老、环境卫生、普法、健康教育和群众性文体活动等6大类20多个项目,纳入志愿服务的内容范围。“开始只想着先让干部带头干,要是实践性强再号召大家加入,可没想到服务没有开始多久,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比干部还要高。”
据赵越英介绍,“爱心银行”为每位爱心居民都建立一张爱心储蓄存折,每张存折上都详细记载着持卡人的基本情况以及为他人免费提供爱心帮助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存入时间、支出时间和剩余时间等情况。同样当志愿者年老体弱、身体欠佳或家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便可以免费获得他人相同时间的服务。
“现在许多家庭都有一张爱心储蓄存折,每做一件好事都记录在存折里,“爱心储蓄银行”在全体居民和社会各界地精心呵护下,“存款”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
贫困群众:逢灾遇难“爱心银行”有真情
在西京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室里,有一摞厚厚的爱心账本。这一本本密密麻麻的账本里记载的,是一个个沉甸甸的温情故事。社区居民汪雅琴是爱心银行众多受益者之一。
2009年,汪雅琴在小区外被一辆超速行驶的小车撞倒,肇事者逃逸后被社区居民送到医院进行救治。“下岗后我就一直在家照顾孩子,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孩子他爸的工资,我被撞伤住院后,家里的情况就更糟糕了,孩子没有人照顾,住院费医药费全都是问题,多亏了‘爱心银行’啊,要不然,哪里还有我们这个家啊。”回想起2009年自己出车祸后那段艰难的岁月,汪雅琴谈的最多的是感谢,在汪雅琴看来,当初要没有“爱心银行”发动社区居民为自己爱心捐款,没有志愿者们帮她照看孩子,她家早都垮了。
“在冰冷的病房里,拿着‘爱心银行’的志愿者送来的1万2千元钱,我眼泪唰唰地掉,这是感动,更是感谢啊!”汪雅琴告诉记者,“爱心银行”刚刚成立那会,自己从心里是很抵触的,觉得这些“爱心”什么的都不太可靠,可当自己成为“爱心银行”的受惠者时,她突然发现之前的想法是多么偏激。“我现在也是‘爱心银行’的志愿者,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帮助有需要的人。”
今年54岁的闪建伟患有严重的帕金斯综合征,自2000年确诊后就一直待岗在家治疗,除了每月支付一千多元的药费外,每年还要住院治疗一到两次,高昂的药费让这个家庭生活困难加剧。
自从了解到闪建伟的情况后,“爱心银行”的志愿者们每个月都会按时来看他,逢年过节还为他送去慰问金。虽然钱不多,但他感觉到困难面前自己不再孤单了。入冬前,“爱心银行”还送来了棉被,闪建伟说,被子虽然不厚,但盖在身上暖和着呢,因为里面有大家的爱。
志愿者:享受奉献的快乐
3月9日清晨,薄雾笼罩的西京社区东区还是一片沉寂。76岁的华月茂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带着自制的红袖章在小区里巡逻起来。义务巡逻是他存进“爱心银行”的“爱心储蓄”。他说,自己年纪大了,能帮大家做的事情也少,但作为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想多做些贡献,于是就主动当起了社区里的义务巡逻员,每天风雨无阻地为社区服务。
“我是一名老党员,我对自己的要求只有八个字——进千家门,知千家事。”虽然已经是76岁高龄,可是谈起社区住户的情况,华师傅依然如数家珍,谁家有老人,谁家经济压力大,华师傅都记在心里。
陈克英是“爱心银行”的志愿者,也是受益人之一。他不仅带头捐款走在前,更是把社区当做是自己的家,带头打扫社区卫生、为社区建言建策。由于陈克英和老伴没有和孩子住在一起,当老两口有时需要帮忙时,“爱心银行”总会及时派人帮助他,关心他,令他感动不已。
“‘爱心银行’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仅可以‘存储’爱心,还可以‘支取’爱心——凡是‘爱心银行’的‘储户’,当他们因为生病或遇到特殊困难时,就可以通过申请获得‘爱心银行’提供的物质帮扶和志愿者服务。”陈克英告诉记者,“爱心支取”让社区居民们真切体会到了奉献的价值,参与的积极性一浪高过一浪。
“爱心储蓄银行”使许多人自觉主动地加入到爱心服务队伍中来,也使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享受到爱心服务。赵越英说:“如今,参与这项活动的志愿者越来越多,这样,就使奉献爱心、互帮互助成为一种风尚,也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爱心银行’的成立给社区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原本陌生的邻里变得像亲人般熟悉,原本冷冰冰的社区如今到处都充满了人情味,爱心让我们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在了一起。”赵越英告诉记者,下一步,除了让“爱心银行”的管理更加规范外,她还要想办法让更多人加入到“爱心银行”中来,让更多人享受到“爱心银行”带来的温暖。
本报记者 鄢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