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如何关上安置房“质量门”

2023年09月17日

江西省最大的地震灾民安置小区瑞昌市(县级)瑞民家园,日前被媒体曝光存在竹篾窨井盖、“纸壳”单元门等质量问题。当地政府也承认,因建设工期短,房屋“或多或少”存在质量问题。

安置房“质量门”的出现,自然与开发商缺乏“道德血液”有关。不过从道理上讲,安置房建设要经过设计、开发、施工、监理、政府验收等关卡。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安置房带病闯关的能力怎么那么强?明明有监管验收环节,为何有人看守却无人设防?

监理专家被称为房屋质量的“把关人”。就瑞昌安置房来说,问题反映多年,却长期未能解决。是把关能力不足,还是监管态度不正?群众疑惑重重。监理本应是公正的第三方,然而,从以往媒体披露的其他地方情况看,一些监理专家往往“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监管功能无法发挥。不仅如此,在“竞争”的逻辑下,一些监理企业底线频频失守,不再做给开发商找麻烦的“婆婆”,而当起了听话的“管家”。

如果说,监理企业的花瓶角色中看不中用,那么作为验收主体,政府的作为同样值得反思。目前,政府验收房屋,采取“抽检”和“竣工备案”制。“抽检”不会挨家挨户,存在漏洞;“备案”是例行公事,不出事不追究。这种监管稍显粗糙,离百姓需求距离较远,还需积极创新。

今年保障房要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质量问题不容丝毫马虎和放松,它直接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房地产调控大局。保障房质量不过关,没人愿买愿住,就起不到保障百姓居住权利的作用,难以达到分流刚性需求的效果,给楼市调控埋下隐患。

“要对保障房建设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一旦质量出了问题,不论责任人走到哪里,都要追究其责任。”中央领导的表态,言犹在耳,政府相关部门还是莫要当成耳边风,还请提前关上安置房的“质量门”。

(闻悟)

上篇:下月起调整部分消化类药最高零售价
下篇:贵州省直企业工会结对帮扶“实名制”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4/20120402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4/02/16333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