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我省安康市始终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强化组织领导,狠抓政策落实,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全方位着力,确保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稳定。去年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4965人,就业率提高并达到了90.1%。
提升认识高度,强化组织领导。安康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20个部门组成的就业联席会议,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对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仅去年全市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资金达8159万元。同时,强化区域人才交流合作,与鄂豫陕三省九市区建立了汉江中上游地区人才协作机制。
拓宽视角广度,延展就业渠道。把坚持“做大工业、做强旅游、做优农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坚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不断拓展就业领域。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年全市共有1898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
挖掘服务深度,促进充分就业。一是引导观念转变,定期组织人社、教育、共青团等部门到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与应届毕业生座谈,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就业意愿,分析就业形势,帮助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二是抓好见习锻炼,培育了17家省、市级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最近三年以来全市共有3121人到787家单位见习,见习后留用1373人。三是加强技能培训,积极探索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将全市就业培训任务细化到41个专业进行公开招标,择优确定了15家培训机构。同时,积极探索实行校企联合定向委培、“订单式”教学等方式开展培训。四是强化就业服务,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采取组织企业进校园、召开招聘洽谈会、定期举办“人才集市”、开展网络招聘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安康人才网”及时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将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援助体系,建立专门台账,实行“一对一”职业指导和重点帮扶、重点推荐,或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
加大扶持力度,推进自主创业。在市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专门窗口,明确专人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搭建服务平台,免费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手续办理等服务。对缺乏创业资金的,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大学生创业基金等扶持,去年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亿元,其中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发放6603万元,发放创业基金120万元,扶持创业项目485个,自主创业大学生达635人,带动就业4693人。 (汪显斌 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