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9日,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以下简称陕西地电)在西安发布《2011年供电服务报告》,这是该公司向社会发布的第六份供电服务报告,也将正在进行的供电服务宣传月活动推向高潮。今年的报告创新形式,首次以供电监管内容为经线,社会责任指南为纬线,纵横而成陕西地电改善供电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画卷。
《报告》显示,2011年,陕西地电完成电网建设投资26.7亿元,编制出台“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和40个专项规划,110千伏和35千伏线路达到10517公里,县城10千伏“手拉手”供电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双电源”供电得到完善;电网最大负荷437万千瓦,增长17%,创历史新高,供电可靠率达到99.75%;建成安塞全国电气化示范县,启动富平全国电气化示范县建设,相继建成省级新农村电气化县10个、电气化乡72个、电气化村871个,神木、府谷两县农村电气化达到中部发达省份水平;农网改造面升至92%,计划在2015年左右建成新型农村电网。智能配电网示范项目成为2011年全国十个获中央资金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项目之一,其指标体系研究项目通过省科技厅评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陕西地电2011年售电量达26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7%;销售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27.7%,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全国电力用户满意企业”等多项重要荣誉,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陕西地电坚持以市场为中心,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法国电力、陕西煤化、长庆油田、西咸新区、宁夏发电、四川水电等国内外大型企业机构开展战略合作。陕西地电还始终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用电放在首位,全面启动了“居民用电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在富平、凤翔重点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县建设,切实满足居民的基本用电需求。
本报记者 柳影 通讯员 邱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