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人亦常说: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
党在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中也一直反复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指导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要注重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由此可见,“预防”在企业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性非同寻常。
“预防”要提前预知,筑牢防腐线。这就要求企业要充分利用一切方式方法,开动一切宣贯载体与平台,积极营造浓厚的反腐倡廉工作舆论氛围,切实做好、做实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全覆盖、不遗漏,使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真正做到心知肚明,全面了解、深刻认识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意义。
“预防”更需经常预习,打好防疫针。企业务必要常敲廉洁之警钟,并认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定期、不定期地经常性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勤政、廉政活动,时常提醒广大党员干部洁身自好,廉洁从业,远离腐败,真正从思想的根源上消除并破解反腐倡廉难题。
“预防”要强化预测,保证防治实效。强硬的制度是预防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廉洁从业自觉性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落实广大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着力构建民主、开放、规范的反腐倡廉工作新机制,以持续增强党内事务的透明度。
“预防”更需超前预想,提前做好防范。针对当前腐败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企业在每项工作开展前,都需学会并坚持开展提前预想,看各环节系统是否还存有疏漏?想运行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哪些新问题?只有提前将一切可变因素都考虑进去,并因时制宜,及时修正,灵活应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才能在应对千变万化的诸多主客观人为与外界因素影响时做到游刃有余,确保反腐败工作始终与时俱进。 (戈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