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炒钱行长”外逃的最大警示

2023年09月17日

3月25日,江苏无锡公安局称,江阴农行行长孙峰以个人名义骗取亲友借款1亿余元,于去年12月28日潜逃。据悉,孙峰出国手续齐全,各种领导签字都有。

尽管加强了防范,但因高利贷而跑路的案件似乎没有“刹车”迹象。在常人看来,“最年轻、最有才华、最有前途”而且收入不低的银行行长,不应该从事高利贷活动牟取暴利,更不应该选择外逃。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按理说,银行行长出国有一套完整的审批程序来约束,但这位“外逃行长”出国手续齐全——审批程序何以约束不了行长外逃,让人不解。

这类案件很多显然都与权力有关。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明康就指出,温州部分老板跑路背后是官商勾结。而这位“外逃行长”之所以能成功借钱、炒钱并出逃,也与其特殊身份及权力有关——有企业主一语道破银行行长手中权力的威慑力:“我们不敢得罪银行”。

也就是说,银行行长外逃事件,至少有两方面需要反思:一是行长的权力何以让很多企业望而生畏。企业不敢得罪银行,因为“不贷款给你或逼你还贷,无异于索命。”企业的命运不是掌握在市场手中,而是掌握在某些银行行长手中。

另一方面,“外逃行长”在出逃之前能把出国手续办齐全,以“合法”的方式外逃,其实也是因为权力——出国的相关审批程序对权力人物往往是“网开一面”。因此,如何监督银行行长手中的权力,是“外逃行长”案件给我们的最大警示。

“外逃行长”的特殊身份和权力,与其说是银行系统内部给予的,不如说是市场垄断给予的。如果企业贷款可以充分选择,企业的命运就不会轻易掌握在垄断银行行长的手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除了要监督银行行长的权力,温家宝总理日前提出的打破银行业垄断,也是改变中国银行业扭曲的良药。

□冯海宁

上篇:血铅检测设备修不好
下篇:“禁酒办”禁酒是一种行政陋习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4/20120413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4/13/16377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