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无可奈何“被休假”

2023年09月17日

近年来,劳者者遭遇侵权的现象是五花八门,最让人感到无奈的一种叫做“被休假”,即企业主动给职工放长假,并在休假期间不发放任何工资。而在假期满后,再将职工辞退。今年22岁的李小明,就是受害者之一。更离谱的是,他居然在半年内两次遭遇“被休假”。

这两年,李小明主要从事管桩、水泥等建筑材料的生产。2010年10月,他来到了西安康特管桩有限公司,在管桩车间作开拉丝机。这一干,就是一年光景,李小明回忆道:“我已经适应了那里的环境,并希望能干出一番成绩”。2011年11月15日,康特公司不知为何,竟然为30名车间职工放3个月的长假。并通告职工,“想继续干的3个月后回来,不想干的可以办理辞职手续”。而这30名被休假职工名单中,赫然写着李小明和他同事杨凯的名字。“单位现在效益不好,使了个这招,不过就是要裁人罢了”,杨凯当时就这样告诉李小明。

杨凯在看出单位的用意后,和李小明等几位被休假同事商议应对之策。由于同年的3月1日,每个职工都和公司签署一年合约,所以无论来年是否回来,都一定要讨回休假期间的基本工资,即每月800元底薪,三月每人2400元。但遗憾的是,虽然他们几经努力,但公司经理李伦始终不同意发放这3月2400元工资。

工资不但没要到手,还和公司关系彻底搞僵,似乎每个人都没有再回来的必要了。事后,记者曾询问当事人杨凯为什么不采取法律程序维护权益。对方表示:“谁会为了两千多元钱去和别人打官司?之所以走的义无反顾,一方面是关系已经僵了。另一个现在房地产不景气,管桩行业也就衰落了,单位迟早也要裁人,继续待着没有前途”。

李小明在家蛰伏了一个冬天。2012年2月初,李小明又尝试着回到康特公司。当天综合部主任白昆主动找他谈话,告诉他公司已经不需要人手了,请他另谋高就。离开康特公司后,他迅速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2月12日起,李小明在西安宁远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上班。一个月后的3月10日,这家公司也不知为何,主动给他批了十天的假。与他同时休假的同事也有20人左右,李小明开始意识到,这是又一次“被休假”的翻版。果不其然,李小明虽然这次假期缩短,但结果一样。十天后回到厂内,单位也已经不认识他了。

半年内,两次遭遇“被休假”,迫使李小明开始重新定义自己,也逐渐认清了当前的行业趋势。现在的他,已然能体会去年杨凯的那些话,“一行干不下去,就重新换一行。我现在打算干餐饮服务业,这一行只要踏实干,不太容易出现波澜”。

本报记者 岳帅

上篇:符合无固定期合同职工可以申请变更
下篇:“拦飞机维权”折射航空服务维权辛酸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4/20120416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4/16/16381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