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二十年,小城故事

——写给瓷婚的爹和妈

2023年09月17日

文/张元方

闭上眼睛,整理下散乱的思绪,模糊间,我好像看见了二十年前的他们。

那年,他二十七;那年,她二十一。

在本地的一个清真饭馆里,他们举行了这辈子最隆重的仪式,在亲戚朋友的簇拥下,清瘦的穿着笔挺新郎装的他亲了媳妇一口,穿着红色典雅婚服的她羞涩地转过身去。

那年,算是结婚不久后,孩子便呱呱坠地了,家里给起的名字别具一格,但却不乏深意;家里添新丁,必然少不了各路亲戚好友的探望,人多了,孩子认生了,自然才有了在妈妈怀里的哭闹,但这道理,孩子恐怕只有在十余年后,才能真正领会: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进你的怀里,妈妈。

那年,他已三十,孩子也进入了童言无忌的年龄,所以不管有多少艰难,他总是呵护着小苗的成长,用一盘盘录像带记录下了孩子长大的点点滴滴,用一张张照片收藏下孩子的稚言稚语,每逢过年过节,他和妻子总是爱在闲暇之余,翻开影集,看看过去的自己和孩子,有时候,也会偷偷地掉几滴不同味道的泪滴。

孩子并不能总是依赖于父母的怀中,所以跟大多数的同龄人一样,他也在六岁的时候走入了朗朗读书声的学校,开学前一天,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紧紧抱着父亲身体的他,在校舍中环行了一圈,在停留中,父亲颇有希望地指着那些桌椅板凳,告诉小小的心灵,这就是你一生理想起飞的地方,孩子。

某天,在家中,只有两个人的身影:受罚的孩子和严厉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写好一笔一划,母亲沉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地教导他在田字格中规正字形,但是一遍又一遍的歪歪扭扭不禁让母亲生气,她罚孩子去把这些练习每篇再写十遍,但他不愿意,正在僵持中,孩子他爸回来了,孩子见状,飞奔到父亲怀里。但抵抗无效,耷拉着小脑袋的孩子只能乖乖听话去做了,直到多年以后,他还存留着由此在右手中指关节上磨出的厚厚茧子。

上了高中以后,大家对这个孩子有了更多的期待,都希望他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光宗耀祖。开始的时候,孩子的成绩也没有让做父母的失望,但是渐渐地,孩子的心里却出现了浮躁的状况,认为只有学习才是一切,一切就是学习,于是,不分黑夜白天,这个孩子都在用功地在痛苦的题海中前进,但是成绩却逐渐滑坡,与同班同学的关系也逐渐紧张起来。命运给这个孩子开了一个生命的玩笑,最终,他没有进入所谓的超一流名校,只是进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就读。

上了大学,远离家门,电话通讯是必不可少的。儿在外面,经常担心的是父母的心头……电话这头,是爸妈的道不完的关心;电话那头,是夜深人静时,手拿听筒的赤子心情,没有其他景色的黑天地里,儿子和爸妈始终在一起。

直到如今,儿子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了心头的阴霾,在求学、求进的道路上坚实前行,家里的气氛也变得是那样的温馨和睦。一家人——已近天命之年的父亲,不惑之后的母亲和已经沐过成人礼的孩子依旧在各自的岗位上面对着生活的考验,而父母之爱、儿女之爱,也不断在蔓延,在他们的心中,在他们为之努力二十年的小城中,塑造了一片宏大的殿堂。

顿时想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睁开眼,柔和的餐厅灯光中,有两个人仍旧坐在我的身旁,那是我的父母,而我,就是那个幸福的孩子。

当你们结婚三十年、五十年乃至更多年的时候,我承诺,我还会像个孩子那样在你们身旁,让我们一起回忆那些过往的美丽……

上篇:河
下篇:相守红叶李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4/2012041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4/16/16382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