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蓝田县总工会坚持以日常帮扶与节日送温暖相结合,按照市总规范化建设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地实现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办公自动化、人员职业化、管理规范化、帮扶工作日常化。
“想困难职工之所想、急困难职工之所需,帮困难职工之所需,解困难职工之所难”。为了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该中心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坚持对外进行公示,接收群众监督,确保把帮扶资金落到实处。在接待来访群众时工作人员做到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清茶暖心,一声问候关心,一事快办高效,使每位寻求帮扶的职工带着问题而来,带着满意而归。2009年以来,他们在做好生活救助、医疗救助、信访接待的同时,着重抓好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工作,成功举办了两届大型人才交流会,参加洽谈的职工累计达3000人,签订就业意向780多人,签订劳动合同150多个。他们还利用网络,积极搜寻用工信息,为西安东亚饭店、苏宁电器等多家单位招聘员工200余人,为本地多家知名企业介绍员工130多名。
常言说“家有万贯,不如薄艺在身”。该县总工会连续举行了三期规模较大的技能培训,如超市的商品管理和商业服务培训、大寨村妇女的家政培训以及葛牌镇农家乐餐饮服务培训,培训人员达600余名,为他们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提供了帮助。今年年初,该县总工会与杭州市余杭区总工会、西安市灞桥区总工会结成帮扶对子。三方约定:余杭区、灞桥区总工会为蓝田定期提供用工信息,蓝田县总工会积极组织安排全县下岗职工、农民工外出务工,既实现了职工就业愿望,也解决了单位招工难的问题,受到了下岗职工和用工单位的好评。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