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迎来了一位新站长——黄国全。到任后,黄国全尽快适应环境监测工作的新岗位,不断创新管理方式,他对自己提出了“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工作目标。在工作中,黄国全说的不多,更多的是身体力行,通过身教来带动全站职工。去年以来,我省连续发生了多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他身先士卒,不顾个人安危,带领监测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第一时间出具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第一时间为事故处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他的感召下,环境突发事故现场人们第一眼见到的是:穿着白大褂、戴着防毒面具、背着监测仪器、提着采样瓶、忙碌测试化验的环境监测人员,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环保白衣天使”。很多群众只要在环境事故现场见到黄国全忙碌的身影和温和的笑容,心里就感觉踏实了很多,亲切地称他为“放心站长”。
为提升全站“技术中心”地位,黄国全积极拓展技术合作领域,同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达成多项课题研究合作框架。并在站内站外采取技术带头人、仪器使用首席负责人一对一、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开展培训,举办站内技术培训15期,培训人员达200人次。同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接受总站培训58人次,培训市县级监测技术人员788人次,全年培训各类监测人员达1046人次。他带领相关科室到财政厅、省编委等部门请示汇报,协调解决能力建设资金和人员编制问题,实现了全站事业经费预算内管理。
2010年是“十一五”污染减排收官年,面对污染源监督监测抽测任务工作量增加3倍多的实际境况,黄国全大胆提出了改革业务科室的设想,把监测室分为一、二两个科室,把污染源监督监测任务具体划分到担负监测任务的科室,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责任制。他要求每位站领导跟踪10个项目,包括三同时竣工验收监测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等,结合深入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年”,对各类项目实行全程序质量监督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进行整改,有效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他还提出按区域进行划分任务,并把比对监测、验收监测和30万千瓦机组的监测一并划入到考核范围,确定目标、落实责任,实行量化考核,这样既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每年完成各类监测企业900家(次),为环境管理提供各类环境监测数据78万个。针对我省近年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特点,他组织修订了应急监测预案,开展了应急监测现场培训,出色完成了中石油柴油泄漏等重大应急监测任务,多次受到嘉奖。
“职工利益无小事”。对于职工的困难,他总是想办法给予解决。在2009年底离退休老干部春节联欢会上,当老干部提出家属区基础设施部分损坏要求修复时,他当场表态马上就办,并说“您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赢得全会场老干部热烈的掌声。职工的安危是黄国全一直牵挂的事情,由于一线监测人员经常在高空低谷中取样,危险性很大,每当监测人员外出,就让科室负责人时刻和他保持联系,直到安全返回才放心。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了全站干部职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增强了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凝聚力。
(张学明 赵荣娜 吴淼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