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灌溉管理局成立于1987年。桃曲坡水库灌区是依托桃曲坡水库和红星、尚书两座小水库建成的大型灌区,三库控制流域面积1448平方公里,总库容6578万m3,有效库容4502万m3。灌区有水库、岔口、民联、马栏四处引水枢纽,共有干支渠68条,总长264公里,承担着富平县、三原县、耀州区42万亩农业灌溉任务。近年来,省桃曲坡水库灌溉管理局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持之以恒坚持经济结构调整,确立了“稳定农业灌溉,开拓城市供水,壮大施工队伍,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全省庆祝“五一”表彰大会传来捷报——管理局荣膺陕西省先进集体。
夯实基础 造福灌区百姓
近年来,桃曲坡水库管理局抢抓机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重点工程,先后实施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南干与岔口连通工程和中低产田改造工程。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工后,桃曲坡水库成为工程设施现代化、监测预报自动化、管理调度科学化的新型现代水利枢纽,水库防洪保安功能提高,安全运行得到基本保证,更好地发挥水库蓄水效益,为城市及农业灌溉提供了可靠保证。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和南干与岔口连通工程实施后,干、支渠节水改造率达到70%,年均节约水量500万m3,有效增加了农业灌溉保证率,粮食年总产量可达14万吨,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粮经比由原来的8:2调整到了7:3,这项服务于灌区人民的“造血工程”,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可靠载体,为发展灌区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管理局积极实施灌区工程管养分离,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明确标准、严格考核,使灌区工程面貌发生巨大改观,水库大坝美观整洁,渠道工程安全可靠,各类设施运行良好,保护范围逐步恢复,工程面貌四季如新。同时坚持植树绿化,以树护渠,干支渠道绿化率达到80%,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灌区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力保障了防汛安全和抗旱灌溉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型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了省水利厅、财政厅及灌区群众的一致好评,2010、2011年度连续两年被水利厅、财政厅维修养护联合检查评为灌区工程维修养护“A”级单位,2011年度维修养护工作名列全省13个大型灌区之首。
管理局以保护水源为根本,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了大面积的库区水保流域治理。坚持不懈植树种草,使近坝区流域治理总面积达到26.25平方公里,建成苗圃园、生态园、植物园、沁芳园等风景园林景点,累计绿化植树40余万株,使规划区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5.5%增加到82%。桃曲坡水库周围逐步形成科学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体系,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库淤积大大减少,近坝区形成了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锦阳湖生态园为代表的四季长青、三季花香、两季有果的绿色生态风景区。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管理局被全国绿化委、省绿化委授予“绿化模范单位”,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库管理先进单位”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
水利是农业的生命线,管理局将农业灌溉视为首要任务,始终坚持以抗旱灌溉工作为中心,以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己任,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早动员、早安排、早部署、早开灌,全力以赴组织用水。2007年至2011年共计完成农灌斗口水量16359.28万m3,其中2008年完成农灌斗口水量4502万m3,创建库以来历史最高记录,荣获陕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秦龙杯”夏灌劳动竞赛优胜单位。
优化结构 提升综合实力
近年来,管理局坚持经济结构调整不动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思路由过去的围绕农业灌溉“西发展、南恢复、东联网”转变为现在的“稳定农业灌溉,开拓城市供水,壮大施工队伍,发展生态旅游”,使全局迈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管理局目前已形成了以城乡供水为龙头,以水利施工和生态旅游为两翼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先后实施了向铜川老区、华能电厂、陕西焦化厂等城市及工业供水项目,又启动了铜川新区城市供水项目,建成新区净水厂,开创了我省地市一级由水管单位经营自来水业务的先河,顺利实现了由单一农业灌溉向城乡统一供水转变,由单一工程管理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变,既支持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又促进了自身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2011年,城市及工业供水量达到1689万m3,水费收入2562万元,是农业灌溉水费收入的3倍,已成为管理局的主要经济支柱。
落实责任 构建和谐单位
管理局认真总结多年的发展经验,汇聚集体智慧,从企业目标、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四个方面,形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构架,使桃曲坡企业文化成为员工共同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十一五”以来,管理局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三次获得省水利厅“爱水杯”夺杯单位,荣获陕西省“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有5个基层单位获得水利厅“创佳评差”最佳单位,9个单位获得水利厅文明单位,8个单位获得县(区)、市级文明单位,2个团支部获团省委“青年文明号”,5个工会分会被水利厅工委命名为“模范职工小家”。文明单位占到全局基层单位总数的80%。
以人为本 铸就软实力
管理局始终坚持单位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千方百计提高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2011年职工人均收入3.5万元,是2007年的2倍多。先后建成新区机关办公楼、供水公司办公楼和三座职工住宅楼,新建职工餐厅、羽毛球馆、图书阅览室等文体福利设施,改善基层办公生活条件,全面提升了职工的生活质量,形成了稳定和谐,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以人为本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合力,管理局获得全省创佳评差最佳单位、陕西省先进集体等荣誉。职工说,灌区正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期,管理局正在昂首阔步向更高目标迈进。
近年来,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桃曲坡水库管理局坚持经济结构调整的探索实践,进一步描绘出灌区科学发展的大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兴水惠民、构建和谐桃曲坡,一定会在不懈奋斗中,一次又一次完成涅槃般的新跨越,并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美妙景象。 (田丁辉)
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