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快退休了,窦铁成仍在路上

2023年09月17日

(上接一版)

窦铁成感慨:“我的时间总是不够用!”近年来,电务公司快速扩张,营业额从5亿元快速上升到15亿元,培训的需求旺盛。在杭州地铁1号线接触网工地,窦铁成担当窦铁成夜校的校长。他常说:“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我们工人也不能停滞不前,只会埋头苦干。”他当校长,从理论开始,把大家的心思拉到了地铁施工上,利用投影仪讲技术、学图纸,和年轻人一起沉下心思,遨游在地铁供电知识的海洋中。窦铁成更当起了“新学生”,请来的业主、厂家等专家,他一个也不放过,不耻下问、举一反三、刨根问底,非得学到真本事。在窦铁成的带动下,班组成员和大伙儿坚持学习,从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培训到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系统知识,从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执行到供电系统的二次原理,扎扎实实的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打开了大伙儿干地铁的“天眼”,更激发了建功立业的“雄心”。

民工学校成立一年多,窦铁成组织开展各类活动30余次,举行集中培训40多期,培训1218人次,成为杭州地铁项目管理和文化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高度:站立在技术潮流的制高点

近三十年来窦铁成攻克技术难关50多项,为企业节约和创造价值1380万元。如今又是怎样一番情景?

去年4月,中铁一局进军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这条晋煤外运的大通道,对国家资源供需平衡和中部崛起起到大动脉的作用。业主要求6月初正式施工,控制性工程——发鸠山隧道是关键中的关键。电务公司担起“先行军”的重任。发鸠山隧道位于长治市长子县的偏远山区,距隧道口最近的一个变电站有长达25公里的距离,10千伏的供电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施工用电的要求,必须采用35千伏线路供电。然而,变电站没有空余的出线间隔,变压器的富余容量也不能满足中南部铁路发鸠山隧道施工的需求。如果使用常规的方法,那必须更换主变压器、有了富裕的容量后,然后才能架设电力线路。但是变电所要扩建,可不是个小事情,征地拆迁、图纸设计、采购设备、联合调试,怎么说也要半年时间,这一干就要900万元的费用啊。一边是十万火急的供电需求,一边是无可奈何的现实情况。

项目求援窦铁成。他星夜兼程,从杭州地铁火速赶往山西。寒风凛冽,他和工人们翻山头、穿山林,脚步丈量线路,他在地方变电所一蹲就是老半天,以至于起身时,腿脚酸疼、差点跌倒。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详细分析了地理环境和变电站的设备情况,经过细致的规划,窦铁成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供电方案:采用临时35千伏便捷式组合开关柜,T接在变电站内进线侧,站内微机联锁控制,架设35千伏线路25公里,以最小的损耗实现最好的供电方式。如果按照这种方式,也就两个多月的时间,费用也只有750万元左右。开通后的电力线路月供电量达到120万度,很好地满足了隧道、桥梁等施工需要。

广度:挤进公路机电工程的“国家队”

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似乎与老窦扯不上什么关系,然而西商高速收费站项目经理亓晨却说:“老窦一到,难题让道!”他们项目部专门聘任窦铁成作为技术顾问,帮助项目在技术攻关上寻求突破。窦师傅这个摆弄强电设备、线路的金牌工人,做了“跨界专家”,舞弄起细如发丝、低压运行的设备来。

而西商高速公路采用的收费技术可不简单。动态计重系统,其科技含量国内领先,整个称体由四块组成,单体重达5吨。每个车道安装四块,最大过载量高达100吨。其精准度也由原来的误差百分之十降低到了百分之五以下。“一点都不能差、差一点都不行”。安装100吨的大家伙,不能大于1毫米的误差,窦铁成和技术人员在“差之毫厘”上下功夫,连续2个多小时爬在冰冷的水泥地面,游标卡尺一遍又一遍的仔细测量,不能让计重设备“差之千里”。汗水酿成幸福,最终计重系统“斤斤计较”,达到了设计的最佳状态。

ETC三秦通系统,能够智能识别车辆牌照和自动扣费,大大提高收费亭的通过能力。西商高速所采用的系统,抬杆速度由普遍的1.4秒提高了0.6秒,通过速度由20KM/h提高到了30KM/h。然而,在调试工程中,ETC的精准度无法实现,并且时好时坏,这可怎么办?窦铁成师傅又一次站了出来,查图纸、看配线、梳理思维、反复琢磨。原来柜内位置逼仄,电源线、网线、视频线、数字光钎、屏蔽线、电缆线全部密密匝匝地挨在一起。窦师傅看出了“端倪”,果断分开配线把子,用手拨拉开挤在一起的线缆,再一次测试,ETC的反应时间竟然提升了。

在窦铁成的技术支撑下,近两年来电务公司已经承建20多条(高速)公路机电安装工程,实现了包括通信、监控、收费系统、供电安装、计重收费、路径识别、监控中心等在内的公路机电各系统业绩的全面覆盖,挤进了中国公路机电工程的“国家队”。

目前,中铁一局的市场格局已经从原本的铁路一家独大,优化调整为铁路、公路、地铁并重的良性轨道。窦铁成依然奔波在各个工地之间,一步一个脚印开始新的跋涉。每到一处,还是大家熟悉的爽朗笑声,还是从不离身的工作笔记和工具包,还是那身让人眼热的湛蓝工作服……这就是窦铁成,他仍然在求知的路上前行着。

本报记者 阎冬

窦铁成(左二)在西商高速收费站项目参与机电安装工作

上篇:宝鸡东站强化经营管理做大市场“蛋糕”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5/20120511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5/11/16454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