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蓝领专家”高喜喜

2023年09月17日

在西安机电行业,高喜喜不单单是一位数控机床操作工人的名字,它更是“技术品牌”的代名词。

5月8日清晨,记者走进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简称西开电气)数控机床加工车间时,穿着蓝色工作服的高喜喜正忙着给徒弟讲解技术要领:“车工蛮干不行,既要基本功扎实又得会优选法。就像解数学题,掌握一种方法和钻研出五种方法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当初,就是靠着这股子钻劲儿,高喜喜一举拿下了全国技术能手、机械工业突出贡献技师等荣誉称号。然而,勤奋好学的高喜喜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总是走在车工技术的最前沿。

近年来,西开电气为响应国家自主创新的号召,积极研发新品,高喜喜又主动承担起大量产品核心零件的加工任务。为配合这些重点试品的研发,只要一有空闲时间,高喜喜就钻进专业书、进口设备资料里研究,对于每种零件,他都要进行技术准备与分析,研究图纸、确定工艺方案、设计工装、验证加工工艺等。有些零件由于进口刀具采购周期不能满足计划进度,他还自制刀具解决加工难题。一次,公司接到外协单位加工的零件,CYA8液压机构产品中的8KA。043.191分闸限位座,技术要求分闸速度为85±0.3毫秒,但在产品实验中都超过90毫秒,三项操作时不同步。就在大师傅们对这个难题也束手无策时,高喜喜站了出来:“让我试试吧。”他通过反复分析,自制刀具,并优选了加工方法,高喜喜不仅顺利完成了这一外协任务,精度也完全符合图纸要求,不仅确保了一项大工程的按期完成,更为西开人争了光。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高喜喜在数控机床加工的道路上不断进行着创新。利用钻头的工作原理,自制了端面槽刀座,同时装两把白钢刀(一正一反安装)进行车削,在加工过程中两把刀同时切削,使得切削力大大减小,解决梅花触头零件加工的“闷车”现象。将嵌件的工艺做了改进,引进了攻丝器,在数控车床上实现刚性攻丝,同时将原来在普通设备上进行的滚花工序也开发至数控设备上,一次完成了车削和滚花的工序,彻底完成了嵌件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开发,提高加工效率40%左右,解决了嵌件类零件的产能瓶颈。充分挖掘数控设备功能,改进了车间导流套类和中心导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体现了工序集中的“done in one”先进加工理念,提高加工效率30%-40%,缩短了零件加工周期。

在轰鸣作响的机加车间,“高喜喜效应”也默默地影响着周围的职工,面对新人,高喜喜总是拿出十二分的热情对他们的“传、帮、带。”他称自己是一块“移动硬盘”,要把取得的新鲜经验储存在硬盘里,供大家随时点击下载,资源共享。如今,高喜喜已经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技术团队,他所带的徒弟也已成为独当一面、技术过硬的技术骨干。

“我就是甘愿做一名普通工人,在一线岗位上尽职尽责地保证产品质量,因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西开电气的18年里,高喜喜带动大家进行创新改进的工艺90余项,为公司节约引进加工设备的资金300多万元。

本报记者 鄢山宇

上篇:广告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5/2012051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5/14/16456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